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斷供倒計時 華為或包機從臺灣運回所有麒麟芯片

斷供倒計時 華為或包機從臺灣運回所有麒麟芯片

作者: 時間:2020-09-13 來源:中國基金報 收藏

9月15日就是美國對芯片開始實施全面“斷供”的日子,據外媒最新消息,旗下海思近日大手筆包貨運專機,趕在出貨期限前把芯片運出,以緩解面臨的芯片危機!據業內爆料,華為海思這幾天會包一臺貨運專機到臺灣,把麒麟與相關芯片在9月14日之前運回所有芯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09/418258.htm

華為包機從臺積電等廠商拉芯片

美國對華為的禁令將于本月15日生效,臺積電、聯發科等半導體廠商正在趕貨。據臺灣《自由時報》引述業界消息指出,禁令進入倒數階段,華為旗下海思近日大手筆包一架順字號貨運專機,趕在出貨期限前來臺灣運走芯片,提高備貨庫存量。

半導體業透露,芯片生產周期至少兩至三個月,為趕在期限前將芯片運出臺灣,部分華為供應商亦將之前產出、尚未封測的芯片運送到大陸。至于來不及運送的芯片,業界傳出,華為旗下海思近日大手筆包一架順字號貨運專機,運走所有下單的芯片。

報道指出,過去海思從未包機運送芯片。業界推測,專機費用約600萬至700萬元新臺幣(折合約158.4萬至184.8萬港元),且未計關稅及兩地機場地面費用,成本不菲。

消息人士表示,如果不是看不到禁令的緩和,或者時間上的延期,華為都不太可能這么做,這等同于直接切斷了與合作廠商的關系,而未來華為是否能繼續跟這些廠商合作,誰也說不清楚,而他們只能報以最壞的打算。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加強出口管制,要求臺積電停止接受華為的新訂單。已接受的訂單將于9月15日前出貨,此后的訂單在出口時將需要得到美方許可。

接著,8月17日,美國對華為的打壓繼續升級。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當日晚間宣布全新“升級版”的華為禁令。這次禁令的核心在于,全面封殺華為向第三方采購芯片,等于是拔掉華為勉強維生的“呼吸器”,此招數是既狠又絕。

此次升級后,除非有特殊許可,否則任何基于美國軟件或技術所開發、生產出來的芯片,都不得供貨給華為。

9月10日,“芯片問題涉及到的技術非常復雜,華為在這方面,困難一定有,毫無疑問。” 當日,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在華為開發者大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從芯片問題上看,中國所有行業都應該清醒了吧?芯片問題給了企業反思,沒有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限制反而讓大家有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危、機并存。”

華為麒麟9000備貨量1000萬片左右

或支撐半年

據報道,通信行業資深獨立分析師黃海峰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 通信行業獨立分析師黃海峰表示,華為“最后一代”的高端芯片麒麟9000備貨量在1000萬片左右,也意味著有約1000萬臺華為Mate40/Pro手機可以用上這一芯片,或許可以支撐半年左右。當備貨用完后,華為手機業務,尤其是高端手機業務很快會遇到巨大挑戰。

他表示,中國在芯片設計領域成果較多,尤其是華為海思生產的芯片獲得一些突破,但在其他幾個環節還存在明顯短板,尤其是芯片制造領域。

不可否認,中國在芯片領域主要還是擅長設計,至于生產制造仍然是一大難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坦言,“現在唯一的問題是生產,華為沒有辦法生產。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只做了設計,這也是教訓。”

確實如果華為儲備芯片用完了就只能購買第三方芯片,如果第三方被美國禁售,那么華為將面臨無芯可用的局面。

針對無法繼續生產一事,華為終端CEO余承東近日表示,麒麟9000芯片只生產到9月15號,還會上市,但是數量有限。

“但很遺憾的是,在美國的第二輪制裁,我們芯片生產,只接受了9月15號之前的訂單,到9月15號生產就截止了。所以今年可能是我們華為麒麟高端芯片的絕版,最后一代。”余承東無奈的說道。

三星、海力士等韓國企業也要斷供

9月9日據韓國媒體報道,三星和SK海力士兩大存儲芯片巨頭將于9月15日起停止向華為出售零部件。與此同時,三星電子旗下的三星顯示器及LG顯示器預計將從9月15日起停止向華為的高端智能手機供應面板。

韓媒報道稱,韓國半導體業界對申請許可一事的看法較為消極。業界認為,雖然只要美國政府同意申請就能繼續向華為供貨,但在美中矛盾持續的情況下,美國政府發放許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韓國半導體業界相關人士分析稱,如果美國政府允許對華為銷售芯片,那么其限制措施將變得毫無意義,因此得到有關許可幾乎不可能。

據《朝鮮日報》介紹,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與華為的交易一直較為活躍。《韓民族日報》援引韓國證券界的分析稱,華為去年在三星電子銷售額中所占比例為3.2%,約為7.37萬億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73韓元),SK海力士對華為銷售額占11.4%,約為3萬億韓元。《東亞日報》認為,華為作為韓國存儲芯片業核心的出口對象,如果長期對其“斷供”,將不可避免地給韓國半導體產業造成打擊。報道還稱,若“斷供”華為,存儲芯片價格的下降幅度也將加大。

韓國半導體業界有關人士表示,目前韓國正計劃推進供應鏈多元化,增加對OPPO、vivo、小米等其他中國手機制造商的供貨量,以彌補“斷供”華為的損失。因此《朝鮮日報》稱,也有聲音認為,隨著小米、OPPO、vivo等中端品牌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斷供”華為對韓國半導體銷量的影響可能較小。

除芯片外,韓聯社9日消息稱,三星顯示器和LG Display也將從15日起停止向華為供應高端智能手機面板。據稱,由于面板驅動芯片屬于制裁對象,顯示面板也隨之被列入制裁品類目錄。

華為如何突圍?

在美國對華為芯片實施“斷供”前夕,華為打響突圍戰,發布鴻蒙2.0,闡述華為生態,明確表示明年全面支持手機搭載鴻蒙系統。

華為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王成錄回應,“我不知道明年會不會下滑,至少現在還沒有,保持著非常快的增長。我們現在遇到的困難,當然很有挑戰性,但我相信可以找到解決方案。”

據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介紹,即便受到制裁,2020年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全球發貨量達1.05億部;消費者業務收入達到2558億元。“最近一個季度,華為手機在全球和國內市場都實現了第一,其中國內市場份額超過51%,但已出現缺貨。”

一個好消息是,“去年美國宣布制裁以后,華為發布的首款旗艦手機器件國產率不到30%,今年發布的P40旗艦機,器件國產率超過86%。”王成錄說。

硬件方面的芯片要發展,軟件方面的生態也同樣重要,這成為2020年華為開發者大會的重頭戲。

王成錄稱,華為的手機、可穿戴設備、平板很快將應用鴻蒙系統,同時也會向第三方設備開放,“到2021年10月,鴻蒙開源面向4GB以上所有設備。”

對于消費者最關心的“鴻蒙什么時候用在手機上”的問題,華為也給出了時間表:“明年全面支持手機搭載鴻蒙系統。”

在鴻蒙并未完全落地前,華為HMS就已經在快速發展中,對標的就是安卓的GMS和蘋果的iOS基礎應用。

2016年,華為移動核心服務HMS Core 2.0發布,現已更新至HMS Core 5.0。

HMS指的是華為移動服務,GMS指的是包括谷歌地圖、郵件、搜索等谷歌“全家桶”服務。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HMS在全球已經有180萬開發者,集成HMS的應用數量超過9.6萬個,超過6萬多個海外應用上架了華為應用市場(App Gallery),頭部3千個應用已經超過80%在華為應用市場可以獲得。

一旦鴻蒙海外上線,使用HMS服務的App是否就可不用經過任何修改運行鴻蒙系統?王成錄第一次給了準確答案,“是的”。

“華為給安卓貢獻了很多想法,但安卓本身有非常嚴格的思考,以前華為和其合作得非常痛苦,一個小創新溝通了一年,捆住創新手腳。”王成錄說,斷掉安卓合作,利大于弊。




關鍵詞: 華為 麒麟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