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云科技:國產自主分布式存儲的引領者
8月15日,參加2020第八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及2020深圳國際大數據與存儲峰會暨展覽會的分布式存儲廠商——上海霄云信息科技——創始人及董事長李小勇博士接受了《電子產品世界》的專訪。李小勇博士在采訪過程中分享了霄云科技的發展歷程和公司核心產品——碧海分布式存儲(BOSS)的產品特色和優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08/417678.htm開源分布式存儲架構復雜,存在較多潛在的、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在系統穩定性、數據可靠性都存在難以預測的風險,性能也難以得到提升,難以應用到對業務連續性要求較高的生產環境中。自主研發的分布式存儲,則在系統穩定性、數據可靠性上可以做到完全自主可控,并且在性能上也能做到從架構到細節的全局優化設計,完全可以應用到生產環境中。
霄云科技作為一家源自上海交通大學的高科技公司,在分布式存儲領域進行了長達10年的耕耘積累,在2016年推出業界領先的碧海分布式存儲系統。碧海分布式存儲不基于開源軟件,是霄云科技完全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的分布式存儲系統。自2017年產品上市以來,碧海分布式存儲經中國銀聯、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胸科醫院、江蘇沭陽農商行、江蘇連云港東方農商行等50多家客戶的測試和應用,其數據可靠性、數據讀寫性能、擴展能力、易用性都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
李小勇博士詳細介紹了碧海分布式存儲的產品特色和優勢。碧海分布式存儲采用無中心分布式架構,可隨需擴展至上千節點,并且從數據布局、網絡流控、并發模型等各個方面對數據IO路徑進行全面優化設計,實現了卓越的性能。碧海分布式存儲通過數據多副本、強一致性、多級容錯和智能修復技術,充分保障系統和數據的高可靠性。針對海量小文件帶來的讀寫性能、文件數量規模的挑戰,碧海分布式存儲通過對業務端透明的小文件聚合技術,大幅提升小文件讀寫性能,并將可管理的文件數量提升至100億規模。碧海分布式存儲以極簡思維,為用戶設計了簡潔直觀的監控界面,使運維管理極大簡化。
霄云科技以碧海分布式存儲為核心,深入應用場景,為不同的應用提供有針對性的存儲解決方案。在云計算、容器計算場景下,碧海分布存儲可為主流云計算平臺,容器平臺提供高IOPS的塊存儲服務。此外,碧海分布式存儲還能夠為數據庫等關鍵業務提供重負載下持續穩定的數據吞吐率。在文件共享、內容管理應用場景中,碧海分布式存儲則可構建高性能的分布式集群NAS。在醫療PACS、歸檔備份、云存儲、大數據等海量文件場景中,碧海存儲通過S3接口提供百億規模的對象存儲,并提供快速檢索和訪問管理。
碧海分布式存儲已在金融、醫療和教育等領域等積累了豐富的案例。
在金融行業,碧海分布式存儲為江蘇沭陽農商行普惠金融系統提供了全面的存儲解決方案,不僅為DB2核心數據庫,以及運行各類普惠金融微服務的容器平臺提供高并發IO、高數據吞吐、低時延的塊存儲服務,還為電子合同、簽約影像和交易文件等數據提供大容量文件和對象存儲服務。此外,霄云科技還為連云港東方農商行等多家農商行提供了普惠金融平臺、金融大數據平臺的存儲解決方案。
在醫療PACS影像系統方面,碧海分布式存儲幫助上海市著名三甲專科醫院——上海市胸科醫院顯著提升了醫院PACS系統的使用和管理效益:業務高峰時,顯著提升PACS影像的調閱速度,醫生和患者的體驗明顯改善;精簡了存儲架構,實現PACS影像數據全部在線訪問,為智能影像診斷提供了充足的數據量;數據無需再遷移,運維大幅簡化,使PACS存儲總體擁有成本得以明顯優化。
碧海分布式存儲應用于云計算,為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信息中心打造了由20個存儲節點組成的存儲系統。碧海存儲通過多路徑自動規劃,大幅降低了大規模部署和運維的復雜度,為80多臺計算節點、30多套業務系統和600多臺虛機提供了性能優異、運行穩定且運維輕松的云計算存儲架構,給客戶帶來了持續性的收益。
隨著國家“新基建“戰略的推進,海量數據時代已然到來。霄云科技,將攜高品質的碧海分布式存儲,為各種海量數據的業務場景提供高性能、彈性靈活和運維便捷的數據存儲基礎架構,為客戶的業務創新提供高性價比的科技賦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