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新制造,新挑戰
IDC近日發布《新基建下,中國制造業的機會和挑戰》,從新基建提出的背景、重要意義、中央和地方的投資、以及給制造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多個層面進行了系統分析。為制造商、技術提供商、投資者提供了新基建的宏觀藍圖,為其指明新基建行進的方向、應把握的機會和需應對的挑戰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07/415100.htm2020年初,“新基建”?疑成為了社會?泛關注的熱點。最高層會議提出,要加快5G?絡、數據中?、?業互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的關鍵是“數字基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尤其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爆發后,?業互聯?、??智能、5G等在疫情防控、復?復產等??發揮了重要作?。新基建成為關乎經濟提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這也是時隔兩年重提“新基建”的重要原因。
從此前國務院發布的“新基建”的范圍來看,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個方面的內容: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IDC預測,2020年,新基建整體投資規模達1.64萬億元人民幣。
從機會來看, 在疫情壓力之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需求進一步激活和釋放,數字新基建的基礎支撐作用愈發明顯。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新型融合基礎設施以及新型創新基礎設施將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催生“新制造”。“新制造”體現在新技術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如工廠的智能化改造、彈性供應鏈打造、網絡化協同等方面。工業互聯網、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將發揮“頭雁效應”。
從挑戰來看, 由于新基建的關鍵是 “數字基建”,數據流的接收、處理、存儲與轉發將帶來數字安全的風險。除此之外,新基建涉及到多個領域,需要人才既具備行業知識又具有IT技能,而目前跨領域復合型人才短缺。智聯招聘數據顯示,新基建人才缺口2020年將達470萬。而根據IDC2019年全球人才管理調研數據,中國制造業面臨人才挑戰最大的兩大領域是工程/研發、運營/制造。
IDC中國制造業高級研究經理張蘭英 表示:“制造商和技術提供商需乘上新基建的東風,結合業務實際,加快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在制造業的布局和落地。同時,企業在大力推進新基建建設之時,需高度謹慎,加強數據治理、網絡安全以及注重工程/研發、運營/制造等領域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吸納。”
IDC更多制造業研究相關報告:
《IDC FutureScape:全球制造業2020年預測-中國啟示》(已發布)
《IDC FutureScape:全球下一代汽車2020年預測-中國啟示》(已發布)
《中國智能制造產業鏈及生態體系研究》(已發布)
《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概覽,2020》(2020年8月發布)
《AI賦能的工業質檢市場分析》(2020年8月分布)
《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份額, 2019》(2020年9月發布)
《打造彈性、智能化供應鏈,助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2020年10月發布)
《IDC PeerScape:AI在汽車制造行業的應用案例》(2020年11月發布)
《中國制造業IT應用市場預測,2020-2024》(2020年12月發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