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ineer Ambitiously NI光陰故事的工程真諦
今天,美國國家儀器將之前“National Instruments”名稱正式簡化為“NI”,從此以后NI終于不再是縮略代詞,而是正式的公司名稱了。筆者有幸受邀觀摩了美國國家儀器(NI)發布全新品牌標識的線上活動,屈指數來,從最初接觸NI也快15個年頭了,幾乎從自己加入電子產品世界那一天就開始了與NI的不解之緣(收看發布活動時筆者用于做筆記的簽字筆上刻著明顯的NI傳統的logo)。
從National Instruments到NI
按照官方的說法,這次NI更換了全新的公司標識、視覺形象和增強的數字體驗,以此展開新品牌宣傳,慶祝并致敬每天踐行Engineer Ambitiously?的工程師、企業和他們做出的貢獻。40多年以來,NI與眾多優秀的工程師和企業攜手,用測試測量技術共同解決全球最緊迫的挑戰。從數據和自動化到研究和驗證,NI軟件互聯的方法正在幫助客戶更快速、更可靠、更安全地測試創新的想法。NI多年積累的豐富的軟件結合最新的云計算和機器學習,正在推動測試測量行業整體的現代化,幫助客戶快速構建下一代產品。
從筆者個人的感受來說,National Instruments這個名字跟時下的流行趨勢相比略顯古板,似乎無法傳遞NI一直對創新和前沿的執著。從另一點來說,雖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以測試行業顛覆者的形象出現,但NI早期并不能嚴格的算Instruments公司,更多的應該歸為數據測試或者數據采集。不記得從誰那里聽說,最初National Instruments這個名稱取名時對標了Texas Instruments,作為身處德克薩斯的科技企業,既然無法用Texas,干脆用了更宏大的National,希望能成為比Texas Instruments更偉大的公司(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過NI之前的LOGO其實跟TI的LOGO是有一些神似的)。不同于TI早期主營業務就是Instruments,在進入半導體測試行業前,NI甚至都沒有推出真正傳統意義上的儀器,跟那些科學和傳統電子測試儀器不同,NI創造的理念更多的是超前于上世紀80年代的軟件定義儀器,而NI最早跟Instruments有關的應該是我們常說的虛擬儀器,這也是NI提出的全新概念,但這其中的英文更接近的是Virtual Instrumentation,它強調的不是一種儀器,是一種接近儀器功能的目的性實現過程。從這點上,NI這個名稱更適合現在的公司,以及更適合面向未來的測試行業領袖。
正如現任CEO Eric Starkloff 所言“NI服務全球市場,而我們所做的也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儀器”。我們有了全新的形象,代表我們以人為本的思想,也承載我們帶給人類積極影響的承諾;我們有了新的logo,它代表NI對工程技術的前瞻性思考;最后我們新一代的企業官網也已經上線,期待為您帶來更好的體驗。”
從德克薩斯傳統的藍蓓蕾,到現在生機盎然的環保綠,立足德克薩斯,服務全球科技,這是邁過“四十不惑”,站在電子測試領航位置的NI傳遞出的更遠大的胸懷。
從Do Engineering 到 Engineer Ambitiously?
作為一家非典型的測試企業,NI從成立伊始的市場推廣策略就卓爾不凡。相比于其他測試企業的中規中矩,因為NI的核心理念是軟件平臺+硬件采集,其平臺化的靈活性使其天然具有引領技術潮流的基因。
從1985年就推出的圖形化平臺LabVIEW,到基于此平臺的數據采集和虛擬儀器;從開創靈活而強大的PXI模塊化平臺,到震驚產業的軟件定義儀器和軟件即儀器的劃時代理念;從一語道破物聯網大數據真諦的Big Analog Data 到鼓勵創新精神的大學生在工程中學會創新的Do Engineering,NI的口號與時代的潮流緊緊相扣。如今,當工匠精神成為推動整個社會創新的原動力,NI全新的口號讓我在一起感受到了工程師精神的偉大——Engineer Ambitiously?,一句中文很難表達準確含義,卻又非常容易理解的口號,讓我們看到NI對工程文化的永恒堅守。
有多少孩子年輕時都有一個科學家的夢想,可是孩子們年少時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崇拜的更多的是工程師而非科學家。科學家給人們描述了美好未來的藍圖,而工程師則是那些將藍圖一點點變成現實的實踐者。作為服務于工程技術人員的企業,NI對工程的專注和執著是無與倫比的。在公司還在成長期就率先舉辦龐大的全球圖形化設計者峰會(NI WEEK),以及引領模塊化技術普及的PXI TAC,從教育者培訓計劃到高校學生的創業支持,從最頂尖的航天工程師,到尚在垂髫的樂高開發者,NI將一個企業服務開發者的年齡界限幾乎擴充到了極致。作為一家工程師團隊創業的企業,專注于工程的基因一直貫穿在NI的發展歷程中,而踐行著賦能和助力工程人員這一初衷的NI,也在日益龐大的工程師群體的支持下,逐漸站上電子測試行業的巔峰。
六歲的創客在NI WEEK現場演示用樂高驅動機器人
“NI的核心是致力于賦能工程師人群,是他們在為我們解決今天、明天乃至下一個百年的問題。”NI首席營銷官Carla Pi?eyro Sublett表示:“我們的客戶正在這個世界留下他們的印記,他們燦爛的功績激勵著我們所有人,他們創新的壯舉將對整個星球甚至更廣闊的領域產生影響。我們全新的品牌形象融入他們的故事,銘刻他們非凡的工程創造力,并致敬他們對整個社會的貢獻。”
如今的信息世界不僅是由科學家打造的,更是由工程師創造的,幾乎所有的應用創新都來自于工程師的創新熱情。“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工程師運用技術定義并打造的世界里。是他們的熱情和創新確保我們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中更加堅強。我們希望為你們的企業、你們的客戶和整個社會創造更好的“常態”。這不正是工程師的精神嗎?——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改善設計、改善方案、改善結果的精神。” Eric Starkloff為NI的新口號如此注解,“NI的新時代由我們每個人以勇氣和銳意書寫,我們一起Engineer Ambitiously。”
從Dr.T 到 Eric Starkloff
作為一名專注了多年測試行業的媒體人,筆者很慶幸自己曾經先后一對一專訪過NI發展歷程中幾位關鍵的領導者。從創始人Dr.T 到LabVIEW之父Jeff Kodosky以及現任CEO Eric Starkloff。
Dr.T不僅是NI的旗幟,也是行業的傳奇人物,當年他和LabVIEW之父Jeff Kodosky不斷引領著NI在技術上的突破性創新,將整個行業從傳統而沉穩的臺式儀器逐漸演變成靈活而開放的測試平臺。正是在這兩位創始人的帶領下,NI用二十年的時間走過了行業前輩四五十年才達成的行業登頂之路,并真正奠定了模塊化儀器和PXI平臺如今統治性的行業影響力。最讓筆者佩服的是,年過七旬的Dr.T始終放不下工程研發的工作,堅持與一線工程人員定期保持溝通,并且提出了大數據時代最直擊痛點的“Big Analog Data?”(注,這里筆者加了TM,因為這個詞已經被NI注冊成商標)。
相比于Dr.T的傳奇經歷,現任CEO Eric Starkloff堪稱NI內另一個傳奇。筆者很早就聽聞NI負責銷售和市場的SVP非常年輕能干,這位比NI年齡大不了幾歲的高管20出頭加入NI后與NI一起高速成長,他讓NI這家以工程師文化起家的公司,在市場營銷方式上卻顯得極具前衛感,這成為當年NI能夠快速在工程師和客戶群體中獲得認同感的關鍵因素。
不同于Dr.T的沉穩內斂,Eric Starkloff的活力與激情是面對面采訪時最突出的人格魅力所在,似乎永遠充滿激情,對任何問題都可以應對如流,對NI的所有業務如數家珍,甚至對當時頗為超前的5G研究都有超越絕大多數研發領導者的見地。如果說Dr.T代表了NI對技術研發的嚴謹與測試行業傳統的低調,那么今天站在網絡那一端發布全新公司名稱和形象的Eric Starkloff則以希望和蓬勃生機傳遞了NI對未來的信心,一個愿意繼續引領行業潮流的NI和一家愿意時刻踐行工程師精神的NI。
從Dr.T到Eric Starkloff,從National Instruments到NI,標志了NI的兩個時代,一個從行業新兵到業界新貴的藍海中創業的時代,以及一個從行業領導者向更廣闊應用開枝散葉的綠色時代。你對Dr.T的技術和研發實力有多信服,你就一定會對Eric Starkloff的活力和見解擁有同樣多的信心。
這一天,四十二歲的NI煥新啟航,這一天,Engineer Ambitiously讓我們共同重溫了從孩提時代就萌芽的工程的夢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