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實體清單”又擴容,新列入33家企業和機構
北京時間5月23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突然宣布,將奇虎360、云從科技、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被列為“實體清單”。這些企業及部門被列入“實體清單”后,意味著進入名單的企業無法和美國進行任何商業交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05/413497.htm就在此次新披露“實體清單”的上一周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稱,基于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的計劃,限制華為采購那些采用美國技術和軟件并在美國海外制造的芯片,并給予120天的緩沖期。
“實體清單”是什么?
資料顯示,“實體清單”是美國為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而設立的出口管制條例。簡單地說,“實體清單”就是一份“黑名單”,一旦進入此榜單實際上是剝奪了相關企業在美國的貿易機會。在未得到許可證前,美國各出口商不得幫助這些名單上的企業獲取受本條例管轄的任何物項。
根據美國的有關出口管理條例規定,以上這些企業及機構被列入“實體清單”之后,將會被限制出口、進口以及轉口。簡而言之,就是這些企業與美國的任何的商業交易都必須得到美國商務部批準。
33家企業和機構新列入“實體清單”
“實體列表”中有9家實體:中國公安部法證研究所、阿克蘇華孚紡織有限公司、云從科技、烽火科技集團(FiberHome Technologies)及其子公司南京烽火星空通信發展有限公司(Nanjing FiberHome StarrySky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Company)、東方網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etPosa)及其子公司深網視界(SenseNets)、云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Intellifusion)以及上海銀晨智能識別科技有限公司(IS’Vision)、北京金誠環宇電子有限公司等。
另外,24家中國企業、政府機構及商業組織則已添加進實體清單,因為他們采購的物品,是供應中國軍方所用。其中包括北京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成都精密光學工程研究中心、達闥(香港)有限公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精納(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快急送物流(中國)有限公司、奇虎360有限公司、礪劍天眼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復旦大學副教授朱杰進。
這些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在采購美國商品以及海外應用美國技術制造的產品時,都會受到限制。想要出貨給清單所列的實體,必須先向商務部申請執照,但所有授權審核都將套用拒絕推定(presumption of denial)原則。
本次被納入的主要是3類公司:
?第一類是以人工智能軟硬件開發與網絡通信服務為主的技術公司。
?第二類是科研院所,本次被納入清單的科研機構與院校多達8家,基本是以物理科學與計算科學為研究方向。
?第三類是主要為中國的科研院所與國內企業用戶采購國外的設備與零部件,雖然可能“科技含量不高”,但卻是高新技術產業里必不可少的一環。
去年以來,美國已經將114家中國列入實體其中很多是從事通信、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科技公司,例如華為、商湯科技、曠世科技、中科曙光、天津海光、成都海光集成電路、成都海光微電子技術、無錫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機構中首次包含了互聯網企業 —— 奇虎360集團,這意味著制裁范圍涉及傳統芯片、軍工、高性能計算機、精密儀器制造、通信、人工智能和互聯網企業等。
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已經累計將我國147家企業列入其所謂的“實體清單”。這份清單上一眼望去,似乎大多都是技術公司與知名的理工科高校與研究中心,還有與5G行業密切相關的設備與材料企業。
“自給自足”的重要性
美國再發實體清單,由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研究和應用領域擴大至網絡安全,總體上國內獲得技術的難度提升了。尤其是對于有設備采購需求的高科技公司來說,影響較大。加上此前美國出臺限制華為政策,對上游的芯片等核心零部件供應可能造成影響。
或許只是個開始,這份名單會越來越長 ——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過,“美國禁令的對象不僅是中國企業,更多瞄準的是產業”,“不要以為美國僅僅針對華為這樣的巨頭,它也在密謀圍捕那些有潛力做大做強的中小型企業,對他們集體打擊”。正如路透社稱,比如人工智能和面部識別也是英偉達和英特爾等美國芯片公司一直在大舉投資的方向。
本次列入“實體清單”的云從科技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佼佼者,與曠視科技、商湯科技、依圖科技被譽為“AI四小龍”,目前四家已經全部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
從一家被新列入清單的公司了解到,“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已經做好全面的準備,包括戰略方面的調整。首先出口不受影響,其次原料、設備可以通過國內和其他國家購買,找到替代性方案。”
去年海康威視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從海康威視的應對或可管窺“國產替代”的普遍路徑:
“目前,絕大多數美國元器件都可以進行直接替代或通過新的設計方案進行替代,不會影響產品性能或影響較為輕微。少量暫時來不及替代的物料,通過增加庫存來換取更長的替代處理時間。還有少量物料,通過調整業務策略,由客戶自行采購,組合使用。在保持產品核心競爭力方面,公司的態度非常堅決:芯片受限制,換芯片;換不了芯片的,換組件;換不了組件的,重新設計產品。如果有需要,自己設計芯片。”海康威視在之前的溝通會上表示。
而當時同樣被列入實體清單的科大訊飛強調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性,科大訊飛表示其核心技術來源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這樣才不會被「卡脖子」。
國產替換仍“道阻且長”。隨著近期美國對華為限制再次升級,芯片供應或成最大難關,雖然有芯片替代方案,但性價比和性能方面有不小差距。
但硬幣也有另一面,如果將目光放長,半導體等板塊國產替代需求長期向好,細分行業龍頭公司將有更大成長空間;而清單升級也顯示出國內TMT公司在5G、AI等技術方面已全球領先。
對我們來說,需要朝著什么方向努力,其實事實都給了答案。喬布斯在接受硅谷歷史協會時曾說過的這么一句話:“科技領域有點像是沉積巖的原理。如果你要建造一座山,那么就必須不斷地為其添加一層層的沉積巖,才能讓這座山變得越來越高。對于那些站在地面上的人來說,他們不可能有像X光那樣的視力,無法看到被鋪墊在下層的沉積巖。但人們將會站在這座山上,卻沒有地質學家對其有傾慕之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