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鏈科技區塊鏈技術助力新基建充電樁建設
如今,全國車樁比水平雖已由2015年的7.84:1提升至2020年1月的3.1:1,但仍低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提出的1:1指標,充電樁產業仍有很大的建設空間,而這也引來了不少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04/412473.htm新能源充電樁作為新基建中重要的一環,一直被市場寄予厚望。如今,全國車樁比水平雖已由2015年的7.84:1提升至2020年1月的3.1:1,但仍低于《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提出的1:1指標,充電樁產業仍有很大的建設空間,而這也引來了不少高科技企業公司的爭相布局,其中,區塊鏈核心技術領軍者—趣鏈科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在區塊鏈賦能充電樁上優先布局、全面發展,持續發揮區塊鏈技術在新基建領域的應用。
共享充電樁平臺讓充電樁給車充電就像給手機充電一樣簡單,當車主需要使用充電樁充電時,共享充電樁平臺會對充電過程進行記錄,并在數字身份確權后對充電費用支付結算;平臺中的成員可以對充電情況進行公開透明的實時記賬,從而解決多方之間可能產生的信任摩擦,形成電動汽車分時租賃運營商、產權方、充電樁運營商、電動汽車車主、供電企業等多方共同參與的共享充電聯盟。最終,讓充電樁利用效率得到充分舒展與釋放。這就是趣鏈科技區塊鏈技術在新基建充電樁領域的最新作為。
一直以來,私人充電樁共享平臺建設存在兩大問題:
一是平臺中心化程度高,各個平臺間形成了"信息孤島"。運營商主導的中心化平臺征信成本高,信用體系脆弱,無法保證充電樁主與電動車主之間點對點直接交易的信用安全。一旦中心機構受到攻擊,數據可能丟失或被篡改,造成嚴重后果。而在充電費用支付方面,不同主體的充電樁需要不同的支付渠道,導致用戶支付困難。
二是私人充電樁難以共享。由于停車位、電費以及安全問題,占充電樁整體比例近六成的私人充電樁無法形成共享經濟,一方面阻礙了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則造成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浪費。
年初,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2019-2020年度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21.9萬個,其中公共樁51.6萬個、私人樁70.3萬個,私人樁占比達57.6%。如果嚴格按照1∶1的樁車比來測算,那么從2021年到2030年,則需要新建充電樁6300多萬個。
在此期間,共享私人樁將在充電樁行業不斷的小心初探著盈利模式。其中,區塊鏈技術將無處不在,化身加速器,進一步彰顯自身價值:區塊鏈技術的多中心化、難以篡改、可追溯的特性結合數字身份體系、自激勵信用體系、基于區塊鏈的車聯網系統等典型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可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充電樁共享運營平臺。
數字身份體系可將人的身份信息及車與樁的設備信息進行標準化定制,一方面可通過密碼學技術在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身份信息的共享與共用,另一方面則可通過身份體系的建設保障個人充電樁在共享過程中的安全。
建立自激勵的信任機制,解決共享難題。通過汽車車主對充電行為進行確權并記錄在區塊鏈上,建立以"人車樁"為一體的信用體系,一方面提高多方協作效率,解決了車主支付難的問題,另一方面構建了以充電、停車等消費場景為基礎的信用體系,是現有信用體系建設的有效補充。基于區塊鏈的V2X(vehicle to everything,即車對外界的信息交換)核心思想在于使用區塊鏈這種數字化分布式基礎設施來承載車、樁、路在內的物理分布式基礎設施,正是新基建的集大成者。
趣鏈科技區塊鏈賦能新基建充電樁 讓新能源汽車充電變簡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