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增程式電動汽車動力系統能耗分析
姚學松 (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蕪湖?24100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03/410497.htm摘? 要:通過對某款增程式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能耗進行分析,發現其增程器發電系統存在發動機與發電機高 效工作點轉速不匹配問題,發動機高效率區分布在低轉速區域,發電機高效率區分布在高轉速區域,導致發電 機的高效率區域不能充分的利用。為了解決此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優化方案,通過在發動機和發電機之間增 加變速系統,對發動機轉速進行放大。分析結果顯示,增加變速系統后發電機的高效率區域得到充分的利用, 有效的提升了增程器發電系統的效率,進一步降低了增程式電動汽車的能耗水平,提升了整車的續駛里程。
0 引言
伴隨著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及不可再生資源的枯 竭,電動汽車由于其所具有的零排放、低能耗、低噪音 等特點成為最有潛力的新能源汽車。但現階段純電動汽 車面臨續駛里程短、電池成本高、充電時間長等痛點, 還無法完全滿足用戶的需求[1]。而增程式電動汽車作為 過渡車型,可以在燃油汽車燃料消耗和純電動汽車續駛 里程短的問題上做到較好的平衡,同時可以減小電池電 量解決純電動汽車電池成本高、充電時間長的問題。增 程式電動汽車不同于燃油汽車,其發動機可根據整車需 求始終工作在最高效率點[2],使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達 到最高。而驅動部分與純電動汽車的電驅動系統相同, 保持著電驅動系統的高效特性。作為增程式電動汽車動 力系統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電系統的能效轉化率 對整車的整體能耗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基于某款增程式電動汽車,結合發動機、發電 機的工作特性,對其發電系統進行能耗分析,發現發動 機高效工作點的轉速與發電機高效工作點的轉速存在不匹配問題,通過在發動機和發電機之間增加變速系統, 設計合適的速比,使發動機和發電機均工作在高效區 域,解決轉速點不匹配問題,可有效提升發電系統的運 行效率,從而進一步降低整車的能耗水平,提升續駛里 程,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1 增程式動力系統結構及工作原理
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主要由增程器系統、動 力電池、驅動系統等組成[3],其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增程器系統主要包括發動機、發電機、GCU(發電機控 制器總成,Generator Controller Unit,簡稱GCU),增 程器啟動時,由動力電池給GCU供電,驅動發電機來 啟動發動機,發動機啟動后增程器轉入發電模式,給驅 動系統供電或者對動力電池進行充電。驅動系統主要包 括減速器、驅動電機、MCU(電機控制器總成,Motor Controller Unit,簡稱MCU),驅動系統接收增程器或 者動力電池的能量來驅動車輛前進或者后退,同時在車 輛制動時發電并充入到動力電池中。
增程式電動汽車一般分為純電模式和增程模式 兩種駕駛模式[4],動力電池SOC(荷電狀態,State of Charge,簡稱SOC),值較高時采用純電模式,相當于 純電動汽車。當SOC值低于設定的下限值時,增程器啟 動,發電機將發動機產生的能量轉化為電能供應給驅動 電機,并將多余的電能儲存在電池中,給動力電池充 電。另外當整車急加速等工況需求較大的功率,而動力 電池或增程器單獨工作均無法滿足需求時,由動力電池 和增程器共同為驅動電機供電,以滿足整車性能需求。
2 增程發電系統能耗分析
2.1 發動機能耗分析
本文基于某款增程式電動汽車進行分析,其增程器搭 載的是一款四缸1.5 L自然吸氣發動機,增程器設計峰值功 率50 kW,最大扭矩130 N·m,最高轉速4500 r·min-1。 在增程模式下,為了保證發動機始終工作在最高效率 點,根據發動機的萬有特性曲線及整車的功率需求,確 定發動機的工作點如圖2所示,五個工作點分別對應10 kW、20 kW、30 kW、40 kW、50 kW五個輸出功率,對 應的發動機轉速、轉矩、燃油消耗率見表1,平均燃油 消耗率為252 g/kW·h,處于發動機的高效區。
2.2 發電機能耗分析
根據整車性能需求,其需要保證增程器在40 kW工 況下持續工作,發電機匹配一款額定功率為40 kW的永 磁同步電機,發電機的性能參數見表2。根據增程器發 動機的工作點及發電機的效率MAP圖,匹配的發電機 工作點如圖3所示,發電機五個工作點的效率見表3,其 平均效率為87.4%。因發動機的高效區主要集中在中低 轉速2000 r·min-1~4000 r·min-1之間,而發電機的高 效區主要集中在高轉速4000 r·min-1~9000 r·min-1區 域,導致發電機與發動機的工作點不匹配,發電機的高 效區無法利用,增程器的系統效率偏低。
2.3 發電系統能耗優化分析
針對增程器發動機與發電機高效工作點不匹配問 題,在發動機和發電機之間增加變速系統,根據發動 機和發電機各自的高效率區對應的轉速區間,設計合 適的速比,使發動機和發電機均工作在高效區域。本 文對原增程器系統發動機和發電機之間增加一個速比 為2的變速箱,對發動機轉速進行放大,將發電機工 作的轉速區間由2000 r·min-1~4000 r·min-1放大到 3000 r·min-1~8000 r·min-1。優化后的發電機工作點 分布圖見圖4,發電機工作點效率見表4,其平均效率為 90.8%。
3 結論
本文對某款增程式電動汽車發電系統的能耗分析發 現,發動機高效率區轉速低,發電機高效率區轉速高, 兩者存在不匹配問題,通過在發動機和發電機之間增加 速比為2的變速系統,放大發動機轉速,使發電機工作 在高效率區,優化前后發電機各個工作點的效率對比如 圖5所示,增加變速系統后,發電機五個工作點的效率 均有較大提升,特別是在低功率區間效率提升明顯,單 工作點最大效率提升4.8%,平均效率提升3.4%。
通過對增程式電動汽車發動機和發電機之間增加變 速系統,解決了發動機和發電機高效工作點轉速不匹配 問題,有效的提升了發電機系統效率,從而進一步降低 了增程式電動汽車的能耗水平,提升續駛里程,具有較 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青,貝紹軼,汪偉,等. 增程式電動汽車動力系統參數匹配仿真 與分析[J]. 現代制造工程, 2017(11):76-80.
[2] 洪木南,周安健,蘇嶺,等. 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分段式能量管 理策略研究[J]. 汽車工程學報, 2019,9(2):104-108.
[3] 聶立新,劉同樂,劉濤,等. 增程式電動汽車動力參數選擇及控制 策略研究[J]. 客車技術與研究, 2019,(1):16-18.
[4] 張民安,儲江偉. 采用恒功率控制策略的增程式汽車動力系統匹 配[J].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 2019,33(3):73-79.
本文來源于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20年第03期第82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