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國第一批人工智能教師
當下,人工智能人才存在巨大缺口,據高盛《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分布》統計,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國內的供求比例為1:10,供需嚴重失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2001/409421.htm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迫在眉睫,如果要盡快補齊人才短板,必須先培養一批人工智能教師,特別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教師,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要從源頭抓起。
近日,由商湯科技培養的又一批教師順利結業。作為全國首批8個“智慧教育示范區”之一的北京市東城區,第一批52名中學骨干教師,歷經5個月的人工智能專業培訓,順利結業。
不到兩年,商湯科技已累計培養教師1482名,覆蓋學校765所。粗算下來,2019年平均每10天就舉行一次教師培訓,可謂“緊鑼密鼓”推進人工智能基礎教育。
目前,商湯已把人工智能教育帶給了北京、上海、深圳、青島、香港、澳門、晉中、衡水等20余個城市。
人工智能教師培訓幾乎是一片“無人區”,面臨諸多挑戰:不同地區的教師水平差異大,人工智能門檻較高,如何將其“下沉”讓一線教師更容易接受,也是艱巨挑戰。
通過不斷打磨,商湯科技探索出一條頗有成效的教師培訓方法。
首先,商湯打造了一支專業的師資培訓團隊。商湯對師資的選拔甚嚴,他們曾經是大學教授、名校老師、培訓機構名師,不僅對人工智能理解深入,而且在教學方法上經驗豐富,能針對不同水平的教師做到“定制化”的教學,深入淺出地講解課程。
其次是精心打造培訓課程。基于此前發布的K12系列教材,商湯根據各地不同的培訓需求及參訓老師們水平,設計專業而定制化的課程,內容涵蓋Python編程基礎、圖像處理基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核心知識。
具體而言,商湯探索出一條理論+實踐培養方法,循序漸進的“三部曲”讓培訓過程更具實效性:
第一階段,老師們根據商湯提供的預習資源包,結合相應學段的教材,對人工智能主要領域的概念和基礎知識進行閱讀和熟悉;
第二階段,由商湯人工智能專業培訓師現場進行全面系統的講授,結合商湯SenseStudy AI實驗平臺和AI教具進行理論+實踐的提高培訓。同時,培訓講師進行教材教法示范,引導老師進行教學實踐,鼓勵老師教學設計并登臺試講;
第三階段,對開課學校進行入校調研和教學實踐反饋,對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及形式進行集中研討和培訓,幫助老師更好開展人工智能課程教學。
此外,商湯教育長期與多所學校的教師進行教學研討,定期組織磨課、教學示范、同課異構等教研活動,同時邀請優秀一線人工智能授課教師在培訓中進行教學實踐的分享。
北京市東城區相關領導評價:商湯科技提供的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及培訓的價值和意義深遠重大,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老師加入到培訓學習中,而作為教師需要做到“知現在發展、學必要技術、給學生空間、引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站住一個核心位置。
商湯科技教育事業部總經理戴娟表示:商湯科技把最前沿的AI技術在超過18個行業的賦能案例,包括無人駕駛、智慧城市、智慧醫療、AI+金融、AI+交通等,轉換為AI教學的項目式、實踐性課程,讓師生真正了解和探索AI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的應用。
人工智能人才培養依托于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教師隊伍。商湯科技培養的第一批人工智能教師將成為中國開展人工智能教學實踐的開創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商湯科技將繼續在人工智能教師培訓道路上不斷努力,為中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打下堅實基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工智能基礎教育是一個長期持久的大工程,可謂任重而道遠。教師培訓只是商湯教育體系的一環,商湯還提供了完善、專業的AI教育內容、平臺以及教學服務。
目前,商湯教育與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徐匯區教育學院等合作累計發布15本系列教材,SenseStudy AI實驗平臺擁有近300課時精品人工智能和編程實驗課程,再結合教具——配套教具SenseRover Mini和SenseRover Pro,可以支持從小學到高中高職到研究生的人工智能學習和科創科研。
總結來看,商湯通過教材解決“如何教”的問題;通過教師培訓來解決“誰來教”的問題;通過教輔、實驗平臺、課程、機器人和沉浸式的實驗室來解決“如何學”的問題。
截止目前,商湯已經與山東省教育廳、河北省教育廳、深圳市政府、武漢市政府、泰安市政府、青島市教育局、上海市徐匯區教育局、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局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落地了數百所學校,服務數十萬師生。
未來已來,商湯將聯合行業合作伙伴,繼續在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實踐,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從“普及教育—應用實踐—研究創新”的多層次發展,全面助推人工智能教育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