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與寶馬合資公司將落戶張家港 總投資51億元
據悉,長城與寶馬合資公司光束汽車將于11月29日在江蘇張家港市正式啟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11/407552.htm長城汽車發布公告顯示,光束汽車生產基地項目已獲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項目總投資約51億元,建設地點為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擬開工時間為2020年,擬建成時間為2022年。
產能方面,光束汽車生產基地項目建設規模為年產16萬輛燃油乘用車全出口制造及純電動乘用車研制,建設周期為24個月,項目占地約930畝,新增建筑面積約27.4萬平方米,購置生產及檢測設備約460臺(套)。
值得注意的是,長城汽車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光束汽車生產基地項目審批僅針對燃油乘用車全出口制造及純電動乘用車研制,進行純電動乘用車生產銷售前,需獲得 純電動汽車 整車項目審批。
光束汽車項目始于2018年7月。當時,長城汽車與寶馬簽署合資協議,雙方宣布將在中國成立新合資企業——光束汽車有限公司,該公司除生產MINI電動車外,還將為長城汽車生產電動車產品。
針對為何不以“長城寶馬”作為合資公司名稱,長城汽車副總裁趙國慶解釋稱:“新合資公司不會帶有寶馬或者長城的色彩,會更加獨立。”
長城汽車與寶馬的合作并非個案。近年來,隨著國內 新能源汽車 市場發展和“雙積分”考核推進,國外車企紛紛在華布局新的合資電動車公司。2017年8月,福特與眾泰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計劃成立一家從事于純電動乘用車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的合資公司。2017年底,大眾與江淮組建合資公司——江淮大眾,該公司主營新能源業務。今年3月,吉利與戴姆勒也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將smart打造成為高端電動 智能汽車 品牌。
今年3月,時任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針對公司從2016年公布“全新第一戰略”到2025年的發展,提出“三步走”構想。在“全新第一戰略”中,MINI品牌戰略性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便是必須實現在中國生產純電動MINI汽車。
作為寶馬全球范圍內首個純電動車合資項目,光束汽車承擔著國產化MINI電動車的任務。此前,寶馬集團研發董事傅樂希表示,“通過合資合作,兩家公司的優勢和專長能夠實現互補,我們作為電動化領域的開拓者和領導者擁有豐富經驗,而長城汽車在高效率工業生產化方面久負盛名”。
不僅是寶馬,長城汽車同樣有引入外援的需求。去年8月,長城汽車公布新能源領域路線圖。在新能源領域,長城汽車第一步將推出歐拉品牌與其旗下汽車產品;第二步將推出光束汽車品牌產品,力爭做中國乃至全球汽車市場的主流汽車品牌。2025年以前,長城汽車將基于五個車型平臺推出包括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動力車和 燃料電池 車共計12款產品,涉及光束汽車品牌以及歐拉品牌的產品。
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作為一家長期主攻SUV車型的企業,長城汽車在新能源市場的布局腳步較慢,且已經落后于吉利、比亞迪等競爭對手,此次與寶馬合作,有助于長城汽車加速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產品和技術的升級。
在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長城寶馬的合資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應對“雙積分”政策。2017年,長城汽車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為-15.98萬分,位居不達標企業之列。2018年,長城汽車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為5.1萬分,成功由負轉正,但與吉利(37.87萬分)、比亞迪(120.89萬分)、奇瑞(66.73萬分)等其他國內車企相比,差距仍較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