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gate及WD 2大龍頭領軍 HDD生產進一步集中泰國
中美貿易戰不停,原本位于中國的供應鏈,積極向東南亞遷移。從事硬盤(HDD)研發制造的廣明,泰國子公司將增資5億泰銖(約新臺幣5億元)。廣明表示,因應中美貿易戰,將持續增加泰國產能,業界指出,全球硬盤產業預計年底前,大部分都將移往泰國生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6/401674.htm中美貿易戰火未停歇,且有越演越烈趨勢,原本位于中國的供應鏈,在客戶要求下,正在往東南亞及中國臺灣等地快速搬遷,避免加征關稅燒上身,全球2大HDD品牌Seagate及WD,目前主要代工廠為新金寶集團旗下的泰金寶及廣達集團旗下的廣明。
HDD近年在云端儲存及桌上型計算機需求下滑趨勢下,持續下滑,且朝集中化發展。根據TrendFocus統計,2018年第4季的全球HDD年減15~16%,跌至8,800萬~8,900萬顆,而市占率以Seagate的41%名列第一,WD市占率為34.5%,Toshiba市占率為23.9~24.1%。目前2大HDD品牌,都朝泰國靠攏。
泰金寶原本就在泰國曼谷附近的Mahachai及Petchaburi設有據點,主要硬盤客戶為WD及Seagate,金寶于年初表示,泰國將增加12萬平方公尺廠區,主要是客戶需求帶動,金寶總經理沈軾榮形容,此為40年來難得的好機會,新廠預計9月就會投產。
廣明原本在中國常熟生產HDD,并且在泰國委托當地業者代工,然在客戶要求下,近年也將重心從中國常熟轉向泰國,2018年廣明開始承租泰國廠房,為客戶生產HDD及SSD產品,如今大手筆增資5億泰銖,也意味產能分配比重將進一步大幅調整,在泰金寶及廣明加持下,泰國硬盤生產比重將大幅提升。
廣明2018年時表示,HDD產能將以泰國及中國各半數比重生產,然隨著中美貿易戰演變,客戶對遷移至中國以外生產需求日增,因應客戶需求,因此也持續加碼在泰國投資,至于上海以生產SSD產品為主,目前沒有變動計畫。業界評估,廣明將以泰國HDD生產為生產重心,中國常熟廠區產能將明顯縮小。
廣明的存儲器營收占比達8成以上,2019年起隨著泰國廠的HDD產能提升,也帶動其營運成長表現,前5月營收為38.62億元,年增達53.87%,第2季為產業淡季,較第1季衰退為產業正常型態,至于下半年,原本公司預估將重啟成長趨勢,如今中美貿易戰是否會有沖擊,讓下半年營運能見度偏低,成長幅度尚難預估。
業界指出,此波外商遷移離開中國,早在中美貿易戰發生之前,主要原因在于中國的制造環境轉變,包括人力成本持續增加,日前機箱廠鎧勝董事長程建中指出,市場認為人工成本不再上揚,事實上還是有,只是幅度沒有這么大,另一個問題是,中國很多地區是想花錢都找不到人,以鎧勝為例,只能往鹽城等方向發展。
業界表示,泰國的人力成本相對中國較低,然工作效率卻比不上中國勞工,此與民族性相關,因此泰國廠區的管理成本,相對較高,且制度也與中國不同,泰國管理行政層級每周上班僅5天,而生產線的勞工是上班6天,與中國的狀況也大不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