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分神 Oppo、Vivo伺機搶COF產能
華為禁令事件讓臺系半導體與封測材料等供應鏈打了個寒顫,近期市場傳出如頎邦、易華電子等薄膜覆晶封裝(COF)基板業者營運將受到沖擊,2020年COF供需吃緊態勢可能反轉。但相關業者透露,Oppo、Vivo早已對于手機用COF產能虎視眈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6/401220.htm對于COF產業可能2020年供需反轉說法,臺系業者僅是缺貨程度差別,供需結構并未大幅轉變。
供應鏈業者透露,短期內華為大掃貨態勢確立,臺系COF相關供應鏈業者今年5月、6月營運向上并沒有太大問題,而面對市場不確定性較高的2019年第3季,華為集團至多也僅松綁10~15%的COF產能空間。
供應鏈也傳出先前無法確保COF產能的陸系業者早已等候多時,將全力爭搶COF基板。業界甚至傳出,華為松綁COF產能開出兩條件,一是避免提供手機COF產能給陸系競爭同業,二是希望第4季COF產能要再度全力提供給華為。
據了解,臺系業者如易華電子可望有10~15%產能轉供渴求COF已久的Oppo、Vivo,易華電子目前tape COF都是全產能因應,加上大尺寸高分辨率電視需求仍強,對于COF產業供需狀況,即便是到了2020年,臺系業者并不認為會有供過于求狀況出現。
供應鏈傳出,華為手機部門高層近期持續鞏固與臺系封測、材料、COF供應體系關系,盡管市場上對于全球智能手機出貨規模不甚樂觀,華為內部仍預估全年將力拚手機銷售量要超過2.2億支水平。
熟悉供應體系業者分析,中美貿易戰當中,事實上美國最主要欲打擊的部分是華為的5G、網通設備發展,但直到目前歐洲各國并沒有全力支持美方說法,估計隨著貿易戰流變,雙方仍將透過談判尋求較佳的解決方式,第3季華為手機供應鏈可能較為辛苦,但華為內部仍認為第4季有機會需求回溫。
熟悉產業人士透露,頎邦目前tape COF產能庫存估計約略有780萬~800萬片,但一方面因為蘋果(Apple)LCD版本新款iPhone拉貨動能目前尚不明晰,加上華為禁令事件沖擊,對于華為來說,頎邦因采用蝕刻法制程、價格偏高等因素,受到華為優先砍量的可能性高于與華為關系較佳的易華電,估計短期內頎邦受到的業績沖擊相較于采用半加成(Semi)法制程易華電子將相對明顯。
供應鏈業者表示,事實上,易華電子目前仍全產能因應手機用COF供不應求市況,近期更傳出,雖然華為手機銷售充滿不確定性,讓易華電子產能有約10~15%有釋出空間,但這部分產能已使Oppo、Vivo等陸系品牌虎視眈眈,臺系業者并不認為會有所謂「閑置產能」說法,主系全屏幕中高階手機趨勢不變,即便是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規模下修,但全屏幕手機銷售量能估計是不減反增。
目前除了華為大包產能外,大陸手機品牌廠有拿到少量COF封裝之中小尺寸面板驅動IC的廠商也僅有小米、聯想,更何況即便是推出傳統玻璃覆晶封裝(COG)驅動IC替代方案的臺系IC設計業者,封裝制程選擇上仍以更容易達到極窄邊框設計的COF為優先考量。
盡管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全球COF產業都可能面臨供需反轉現象,并且提出非蘋陣營采用COF 驅動IC之手機出貨量能將下修,但封測材料業者直言,這忽略了原本就以大尺寸顯示器驅動IC為主力的大尺寸COF需求。
目前來看,全球電視產業只會往4K甚至更高分辨率的8K來走,COF封裝、基板需求隨著陸系面板廠持續擴充保持不墜,此外,穿戴裝置、車用面板也都走向全屏幕設計,至于手機采用「瀏海屏」、「打孔屏」等會否阻擋「全面屏」趨勢,恐怕還有待市場檢驗。
至于所謂的STEMCO、LGIT大擴產情事,臺系COF業者并不認同供給會「大幅增加」的說法,基本上COF產能供給要明顯擴增、或是加入新進廠商競爭都仍相對不易,2020年全屏幕、4K、8K等中高階手機、電視等趨勢并沒有改變,至多是COF漲價幅度縮小,供需態勢從高度供不應求調整到供需正常偏緊俏。
頎邦、易華電子等相關業者發言體系,并不對供應鏈說法與特定單一廠商作出公開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