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從BMW Vision iNEXT 看寶馬如何進軍自動駕駛

從BMW Vision iNEXT 看寶馬如何進軍自動駕駛

作者:張祥威 時間:2019-04-22 來源:雷鋒網 收藏

杜克告訴雷鋒網新智駕,“這要具體看是什么產品,目標客戶是誰。對于Vision iNEXT這款車,如果選擇自動駕駛,那么服務就意味著全部。如果不用自己開車,就不需要強調駕駛樂趣,這時候要考慮如何能讓車主盡可能感到舒適愜意,提供個性化服務就變得格外重要。不同車型對數字化服務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并不會是千車一面的方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4/399739.htm

實際上,除了采用極簡風格和大空間設計,寶馬在Vision iNEXT上也做了很多大膽設計。比如取消大量物理按鈕、漸變色車身和搭載大量傳感器。這些設計的背后,其實大多是為了自動駕駛做所的準備。

據杜克介紹,減少按鍵和旋鈕主要是針對自動駕駛進行的設計,以讓駕駛更加簡單,因為駕駛者有時候不希望被太多的東西干擾。但這并不意味著寶馬的任何車型上都不需要按鍵和旋鈕。“L3、L4自動駕駛的車型也許也會有少一些的物理按鍵。但比如M車型,性能最極致并且更加強調運動屬性,甚至可能完全沒有自動駕駛功能。另外,對于那些用于漂移訓練的車型,要求駕駛員要全心專注于駕駛,所以按鍵和旋鈕可能會更多。”

自動駕駛成為現階段重點

寶馬集團自2000年開啟自動駕駛的研發工作,并在2016年首次提出“ACES”戰略,正式向自動化、互聯化、電動化和共享化進軍。

為實現這一戰略,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將2016年至2015年劃分為三個階段:2016年至2018年為第一階段,主要是集中力量推進電動化,目前的成果是已有多款產品上市;2019年開始至2021年為第二階段,除了繼續加強產品攻勢,寶馬會在自動駕駛領域作進一步的投入和研發;2021年至2025年為第三階段,目標是成為在高檔出行領域領先的科技公司。

可以看到,自動駕駛將是寶馬第二階段的重點。而對于許多車企來說,2021年前后也是L3自動駕駛量產的關鍵節點,一些車企甚至會跳過L3直接研發L4。

但表面上看,車企競相奪取L3量產高地固然令人振奮,實際上整個行業仍面臨技術桎梏。一位業內人士向雷鋒網新智駕表示,“我認為真正的L3點對點自動駕駛要到五年后才會實現,現在的感知系統用專家的話講就像是有青光眼。自動駕駛時代什么時候到來?我想是當感知系統成熟,系統能真正看清楚外面東西的時候。”

除了感知系統,冗余ESP和自動駕駛芯片的能力也是限制L3量產的關鍵因素。

廣汽研究院智能駕駛技術部負責人郭繼舜就認為,量產自動駕駛L3的難點在于,人類駕駛員無法像傳感器一樣精準執行大腦的復雜指令,所以主機廠需要更安全的智能執行器件才能實現L3自動駕駛。

此外,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法律法規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工作。

寶馬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寶馬在慕尼黑啟動自動駕駛研發中心。今年2月,寶馬和戴姆勒宣布將聯合研發下一個十年的自動駕駛技術。據寶馬方面透露,目前,該集團共有80臺車輛分別在德國、美國、中國和以色列進行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到今年年底會增加至140臺測試車輛。

“我們認為自動駕駛會產生大量的數據,數據和基于數據的分析將成為企業的關鍵。在傳統企業的維度上,我們有設計、生產和研發中心,如果轉型成科技公司,我們要在技術做好準備,這就是我們成立數據中心的原因。80臺車會生成500萬公里的實際道路測試數據,研發中心會進行2.4億公里的模擬數據,我們要對這些龐大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才能讓自動駕駛得以順利實現。”寶馬方面表示。

回到Vision iNEXT這款概念車上,雷鋒網新智駕注意到,寶馬提供了主動駕駛和自動駕駛兩種模式。據杜克透露,“我們更多時候是設計由人自己來操控,同時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車。 VISION iNEXT在自動駕駛模式下,駕駛者無需控制很多東西,而是享受一種放松狀態。但在主動駕駛模式下,許多信息是需要駕駛者自己來操作和解讀的。”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未來5G互聯開發設計的Vision iNEXT的量產車型不僅會實現L3功能,同時會在技術上達到L4自動駕駛水平,以待法律法規允許后推向市場。

總之,在全球車企已經達成向電動化轉型共識的當下,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競爭勢必將以新能源車為依托。Vision iNEXT概念車上的去物理按鍵、對開門和環保材料等先鋒設計究竟有多少會放入量產車型,既會影響到寶馬的新能源車市場,同時也是一次傳統車企在新技術研發方面的試煉。


本文轉自雷鋒網,如需轉載請至雷鋒網官網申請授權。

原文章地址為從BMW Vision iNEXT 看寶馬如何進軍自動駕駛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