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進軍8位MCU,欲在8位和16位市場獲得更多份額
新春伊始,ST(意法半導體)公司在京舉辦了STM8的媒體發布會,專門推介STM8,稱會進一步擴大STM8的產能;同時,強調ST會有十年供貨保證,使客戶能放心、長期地使用;另外,把STM32生態系統進一步延伸到STM8,讓工程師更容易開發的應用。
從左到右:Patrice HAMARD,Arnaud JULIENNE,曹錦東
據悉,ST公司的MCU(微控制器)在10年間增長了12倍,32位MCU——STM32以豐富的產品和完善的生態而廣為所知。然而,8位MCU——STM8系列也功不可沒。例如在全球市場,自2018年STM8推出以來,11年間已出貨40億片,出貨量和STM32相當。
“8位MCU市場依然非常巨大”。ST微控制器產品市場經理Patrice HAMARD解釋道,從第三方數據報告來看,中國8位MCU依然會占到41%左右的市場份額,每年還會有接近10%的增長(筆者注:據IHS Markit預測,2019年全球MCU有8%~9%的增長)。
因此,ST不會由于自己32位的強大就放棄8位MCU,希望通過STM8來滿足對成本要求非常嚴苛的客戶要求。據悉,盡管32位MCU很多客戶之所以在用STM8產品線,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客戶的使用習慣,因為那些客戶過去一直喜歡用8位的產品;第二可能也有成本上的控制,需要更低價格的MCU,因為他們做的是成本敏感型的應用;第三可能是更簡單、易用。跟STM32相比,STM8從內核和指令集來講更簡單,從整體來講更容易設計。
8位MCU已有三十年歷史,市場已非常成熟穩定,51架構稱雄多年,ST如何擴大中國STM8的市場?ST中國區微控制器事業部市場及應用總監曹錦東稱,一方面以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出擊,在8位市場做出特色;另一方面,希望從16位MCU市場奪得份額,因為目前除了車用市場還用16位MCU外,其他地方16位MCU已不具優勢。
ST亞太區微控制器和數字IC事業部及線上營銷副總裁Arnaud JULIENNE稱,過去十年,ST在中國有非常大的增長,主要歸功于兩部分:一是產品,二是產能。首先,ST持續推出更多新產品,第二是及時改善和增加產能,2018年,ST加強了新的產能,確保所有產品線都有雙產線的供應。
在產品方面,STM8雖然是十年前的設計,但不代表這個產品是簡單的產品,相反,其非常“聰明”,因為能滿足多方面的應用。STM8分為三大類STM8A、STM8S、STM8L,其中8A主要針對汽車電子市場,滿足車規要求,可靠性高,這歸功于改進的內核,從程序、安全性來看,有自我校驗的功能。STM8S是主流型產品,STM8L是低功耗的產品,這2個產品線數量相當巨大。
今天新的需求,例如今天跟IoT相關的傳感器的節點,需要更小封裝,更小引腳,實現小而智能化的控制。所以,現在ST推出新的產品,即8條引腳的STM8。
為了更好支持客戶的靈活生產,ST在2018年加強了位于新加坡的第二家前端工廠的投資,這家工廠從2018年10月已經開始量產STM8,主要是130nm工藝。因此,隨著生產產能的增加以及工廠的投入生產,從過去10月到今天以及未來,ST的供貨周期會有更大的改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