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設校園VR/AR素材整合平臺
作者/高煥堂(臺灣VR產業聯盟主席、廈門VR/AR協會榮譽會長兼顧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2/397964.htm摘要:以全國性的校園整合平臺為例,說明如何規劃這種平臺,一方面支撐VR/AR產業內容的多樣性發展,也同時激發校園師生的創新潛能,并期待校園的師生既是VA/AR內容(和 App)的用戶,也是VR/AR素材的創作者。
關鍵詞:VR;AR;校園;整合
引言:促進校園與產業的協同創新
在2018年7月的《如何建構VR產業的全生態》文章[1]里,曾經說明了如何設計“去中心化”VR(含AR)素材平臺,結合區塊鏈技術來保護VR/AR素材IP,推廣有互信的IP交易,大幅促進VR/AR生態的蓬勃發展。本文則以全國性的校園整合平臺為例,說明如何規劃這種平臺,一方面支撐VR/AR產業內容的多樣性發展,也同時激發校園師生的創新潛能,并期待校園的師生既是VA/AR內容(和 App)的用戶,也是VR/AR素材的創作者。
1 建立“行業性VR/AR素材”平臺
當我們從VR/AR產業供應段的素材而觀之,除了美術(A,Artificial)素材之外,還有行業(R,Real)素材。然而,行業素材依賴行業知識,出自行業專家(如教授)之創新,或者是學校團隊的共同創新,由于著作權(IP)的歸屬因素,這些R素材往往不能全部集中于一個“中心平臺”上。那么,我們又如何能夠整合各校園里的R素材,并促進共享,來支撐和加速VR/AR內容開發呢?
這個議題的化解方式有許多,其中之一就是: 花與花盆的概念。也就是大量復制花盆,贈送給所有專業人員去種花。于是所有校園里各行業的老師和學生們,都可以使用這花盆種出各行業的花(即行業R素材和內容)。同一套花盆模版幾乎無成本大量復制到所有的校園里!
這花盆就是我所提出的行業R素材(軟件)平臺,而復制花盆就是復制這個R素材(軟件)平臺。相對于“中心平臺”,這個花盆就是“區域平臺”。在實施上,“中心平臺”可以落實為公有云,而校園的區域平臺可以落實為私有云。其中,“中心平臺”只有一個,但可以低成本大量復制“區域平臺”。
茲拿Android為例,谷歌公司(Google)的云平臺就是其“中心平臺”,而Android 則是其“區域平臺”。谷歌開發一套花盆(軟件),免費提供給全球App開發者,開發出很多App(花)。
此時,谷歌的基本商業模式是:低成本大量復制花盆(Android軟件),通過軟件API來框住花(App),吸引全球App開發者(種花者)來購“中心平臺”的產品和服務(如谷歌商用地圖)。所以Google的商業策略是: 大量免費復制“區域平臺”軟件(Android),努力充實中心平臺的收費服務。區域平臺復制愈多,中心平臺的收益就愈大。
2 “中心平臺”與“區域平臺”的區別
首先,我們必須分辨一下“行業R素材”本身與行業R素材“平臺”之關系。因為行業R素材有程序代碼(軟件),而區域平臺(軟件)提供框架(Framework)及接口(API)來調用R素材的程序代碼,也就是R素材程序代碼會繼承(復用)平臺框架的程序代碼。因而所有素材都會受(框)制于平臺框架,而呈現出一致的格式。就如同所有App(軟件)都受制于Android平臺框架(軟件)一樣。這種區域平臺軟件,可大量(幾乎無成本地復制)贈送給各學校和企業。然后,由中心平臺掌握平臺框架和APl,間接框住所有R素材,呈現出一致格式和有機次序。
接著,再仔細分辨“中心平臺”與“區域平臺”的區別。中心平臺是一套平臺軟件,安裝一個云端服務器(Server)上,然后聯結各學校的區域平臺。而R素材“區域平臺”則是一套平臺軟件程序代碼,免費復制贈送給各地的學校或企業,安裝于各校園或企業的云端服務器上(如圖1)。
由于許多R素材版權(IP)屬于學校,不會輕易上傳到中心平臺上,只能上傳到自己的云端服務器的R素材平臺上。所以,開發一套平臺軟件程序代碼、免費復制贈送給各地的學校,安裝于各學校的云端服務器上,是一條可行有效之路。
3 如何設計“區域平臺”的架構
一開始,我們可以從$(金錢)流向來尋覓平臺(Platform)的關系人(Stakeholder)。平臺就像花轎,它有4種關系人:抬轎者(加盟者)、轎主(盟主)、轎頂上的烏鴉(買主)和麻雀(用戶)。從$(金錢)的流向而觀之,花轎打造完成之后(執行時期),最典型的$模式是:買主給$,盟主分$,加盟者拿$,用戶免費。如果花轎用來裝物,而非裝人。從物而觀之,物可分為3類:花轎本身、(物的)成品、(物的)素材。例如,素材平臺(花轎)、VR/AR內容(成品)和3D素材模型(如圖2)。
從時間(Time)軸線而觀之,首先盟主知識先進入開發者的頭腦里,成為平臺軟件產品(花轎)的主要內涵。然后買主和抬轎者的知識才進入,最后才是使用者的交互(輸入)數據(如圖3)。
現在來看看這些來源、時間不同的需求知識之間的關聯性。由于盟主只有一位,但買主愈多,對盟主愈好。同樣地,抬轎者愈多,對盟主愈好。用戶愈多,對盟主愈好。所以,“平臺的開發者”只需要撰寫一份程序代碼來表達“盟主”的需求知識。然而,“應用/素材開發者”卻需要撰寫許多份程序代碼來表達不同“買主或抬轎者”的需求知識(如圖4)。
例如,谷歌公司的Android平臺開發者只需要撰寫一份Android源代碼來表達盟主的需求知識即可。其支持全球各地的眾多“Android App應用開發者”來替全球各地的買主撰寫數以百萬計的App程序代碼,以表達不同買主的需求知識。其中,身為盟主的企業只需要開發一套“區域平臺”軟件,并定義強勢接口(API),而形成一套“R素材區域平臺”軟件框架。 然后,將這套區域平臺軟件源代碼贈送給全國各學校,安裝于各學校的云端服務器(Server)上,成為一個“R素材區域平臺”了。這讓各學校的師生將其眾多行業R素材和VR/AR應用內容上傳到各學校的“R素材區域平臺”上(如圖5)。
這些各學校的“區域平臺”都可以通過網絡與“中心平臺”相互聯結。于是,各校園的VR/AR素材整合平臺就設計完成了(如圖6)。
4 學校云端“R素材平臺”的實踐范例
各學校的R素材“區域平臺”可以建置(安裝)于任何服務器(Server)上,然后再開發一些行動App,讓學校師生們安裝于個人的手機上。學校師生們就能通過這些App來存取或觀看平臺上的R素材了(如圖7)。
在這里,茲舉一個比較特殊的實踐案例,就是把“校園VR/AR素材平臺”建在騰訊云(QQ Cloud,簡稱QQC)上。其架構是: 微信小程序 + QQ云 + R素材框架(Framework) = R素材區域平臺。這是一種Docker-based的云平臺,由盟主預先開發一套R素材框架軟件,并打包成為Docker鏡像(Image)。學校只要向QQC租用Docker集裝箱(容器),容器自動將R素材框架(即Docker鏡像)安裝于Docker容器內,自動執行起來。各學校可以在自己租用的Docker集裝箱(即學校區域平臺)里添加管理性軟件程序,來操作“R素材框架”軟件,管理該校自己的R素材。各學校、各科系或師生個人皆可在學校允許下,撰寫各自的微信小程序(SP),通過像XmpSJ等云框架和瀏覽器來呈現自己創作的VR/AR素材(如圖8)。
于是,全世界皆可通過微信(+小程序)來觀賞各學校“R素材區域平臺”里的VR/AR素材作品了。也就是讓全世界都能以3D無框形式沉浸于各學校師生的作品中,欣賞其豐富情感和動人情懷。VR/AR技術不僅僅是給來看我們的作品而已,更重要的是給“作品創作者”以前所未有的媒體技術,更充分完美地傳達我們的心靈和情懷。同樣地,VR/AR也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工具而已,而是老師教學、傳授知識、交流智能、傳承技藝經驗的全新利器。
5 結語
本文以大專學校為例,說明如何開發一套“R素材框架軟件”,贈送給各學校來安裝其私有云上,讓學校師生們通過移動App來存取或觀看平臺上的R素材。當學校區域平臺里的R素材逐漸豐富起來,就能通過“中心平臺”來進行素材的IP(授權)交易了。
這種“去中心化”的素材平臺,結合區塊鏈技術來保護其IP,將大幅促進VR/AR全生態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煥堂.如何建構VR產業的全生態.電子產品世界,2018(7):85
本文來源于科技期刊《電子產品世界》2019年第3期第33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