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2019:百度Apollo提出中國方案
在科技產業任何技術都不可避免會遇到商業化的門檻。尤其是自動駕駛這個領域,所有公司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企圖在技術與商業、產品與落地之間平衡出一條新的道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1/396620.htmCES(國際消費電子展)是觀察一家科技公司技術商業化的最佳場域。在這里,所有技術、產品都會被投射到大眾目光之中。產品完成度、商業化進展幾乎一目了然。
自動駕駛作為CES當下的寵兒,吸引了全球的目光。2019年CES期間,百度Apollo發布了全新品牌:百度Apollo Enterprise(Apollo企業版)——全球首個最全面智能駕駛商業化解決方案,開啟自動駕駛商業量產時代新征程。
相比于其他廠商的自動駕駛技術,Apollo Enterprise不管是技術基礎、生態規模、商業步伐都更有前瞻性。
如果說其他人還在零敲碎打展現自動駕駛單一領域的產品技術,那么百度則是展現了一幅自動駕駛的完整藍圖。
Apollo甚至在讓中國這樣一個汽車產業相對落后的國家走到汽車產業的制高點,占據產業鏈的中上游,幫助中國汽車廠商和歐美日韓汽車巨頭同臺競技,分享權力的“鐵王座”。
一
比別人快了兩步
CES對自動駕駛產業來說就像是一個舞臺。國內外汽車企業、芯片巨頭、創業公司都在把CES當成是閱兵場,力圖在這個舞臺上展示最新的技術。
不過在今年的CES上,國際汽車巨頭、芯片廠商似乎依舊在重復過去的鼓點——展示自動駕駛新汽車,推出輔助駕駛的新技術。
日本汽車巨頭豐田推出了旗下第四代、基于第五代雷克薩斯LS旗艦轎車打造的自動駕駛原型車TRI-P4。全新TRI-P4原型車上,豐田在車身兩側增加了兩顆新的攝像頭,并在車頭和車尾增加了更多傳感器。距離傳感器系統也經過了升級。
日企松下展出了其概念性小型移動汽車“SPACe_C”——類似百度的無人駕駛微循環電動車阿波龍,并且發布了面向小型電動汽車的新平臺“48V ePowertrain”,該平臺比以往輸出功率高出一倍以上,并實現了小型化。
英偉達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L2+自動駕駛系統DRIVEAutoPilot,目的是整合來自車身內外環繞攝像頭傳感器的數據,實現初步自動駕駛功能。德國汽車零部件和技術供應商大陸集團、采埃孚都已經宣布采用,基于該系統的解決方案將于2020年開始投產。
這些產品技術當然都不錯,但相對是以單一、零碎的方式呈現的,很多都是百度在去年甚至前年就已經在國內就已經曝光過的內容。
反觀百度,它所提出的解決方案遠比其他企業來的更“性感”。今年,百度在CES上展示的內容主要是兩塊。

1、產品技術方案:百度Apollo3.5,支持復雜城市道路自動駕駛,實現干線物流、支線物流、終端物流等全物流場景覆蓋,完成全球首個自動駕駛物流閉環。
2、商業化方案:全球首個最全面智能駕駛商業化解決方案Apollo Enterprise,這是一套提供給全球汽車企業、供應商和出行服務商的,加速實現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量產、定制、安全的智能駕駛商業化解決方案。
如果我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百度走得比別人快了“兩步”。
第一步是自動駕駛方案整體性。百度的產品技術是以整體化的思路呈現在全球目光面前,你去看百度做的事情,可以發現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有駕駛輔助、車路協同等等,形成了完整的生態,背后有大批合作伙伴,開發者。不是日企汽車巨頭們零敲碎打的單一技術。
第二步是自動駕駛落地商業化。百度的產品技術商業化步伐也非??欤詣玉{駛商業化解決方案自此落地,百度Apollo Enterprise讓百度自動駕駛實現了從“量產化元年”到“商業化元年”的完美轉身。全球車企因此擁有升級為自動駕駛車企的可能性。百度Apollo Enterprise甚至2019年會在體現在百度的財報之中,成為營收來源的一部分。
可以說,別人還在CES的舞臺上在提出靈感時,百度已經交出了完整的“中國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