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2018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 多國發力鋰電池、氫燃料電池

2018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 多國發力鋰電池、氫燃料電池

作者: 時間:2019-01-08 來源:中國科技網 收藏
編者按:2018年,美政府在大力推動傳統能源產業發展的同時,持續加大對太陽能、核能、地熱能、生物能等新能源領域的研發投入。眾多新能源領域中,新型鋰電池等研發成果引人注目。而日本研究鋰電池負極大容量化成功,大規模開始制氫系統投建,其他各國在新能源的開發上也是不甘落后,多以鋰電池和氫燃料電池為主進行新能源研究。

  德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901/396431.htm

  致力解決氣候和霧霾問題,開發儲存制取氫的新工藝

  2018年德國大規模啟動了碳轉化學項目以解決氣候和霧霾問題,這個由贏創公司和西門子合作的項目,擬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用化學物質。按照計劃,到2021年將在魯爾區的馬爾化學工業園建成一個巨大的化學試驗裝置,預計每年可利用二氧化碳生產20000噸有用的化學品和燃料。該項目最終獲益的不僅是鋼鐵行業,還有化學和能源等行業。

  德國尤利希研究中心和埃朗根—紐倫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了利用有機載體液和特殊催化劑,儲存和制取氫燃料的新工藝,可使原先裝卸氫燃料所需的兩個裝置簡化成一個裝置。這一新工藝將來應用于工業化儲氫和生產,將大大降低成本和能源消耗,對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不萊梅大學庫爾策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找到了一種解決地下水硝酸鹽污染的新方法,發現一種合成的多金屬氧酸鹽對于減少硝酸鹽水污染有特殊作用,這種納米結構物質在水中對硝酸鹽還原起電催化效果。

  韓國

  建成應對核泄露系統,提高性能

  2018年,韓國建成了迅速應對核泄露的“核輻射狀況信息共享系統”,在核能設施周邊29個地點探測放射能量泄露數據并迅速應對。

  韓國大學成功開發出一種利用太陽光譜中紅光捕捉二氧化碳的技術,能夠將二氧化碳轉換成一氧化碳中間物質,從而生產燃料;此外,韓國還研發出了符合更高環保要求的氫氣制備技術。

  韓國使用富鋰錳氧化物開發了一種兼具高電壓、高容量的黏合劑陽極材料,可大幅提高鋰二次電池的能量密度;同時,充電速度為現有5倍、采用石墨烯球正極保護膜和負極材料的鋰二次電池也在韓國研發成功。

  以色列

  注重研發,助力新能源汽車發展

  在第6屆國際智能機動峰會上,以色列公司展示出水基氫燃料溶液,利用公司的專利催化劑,可以快速從溶液中獲取氫氣,供給產生電能。該溶液具有無毒、化學性質穩定的特點,同時儲能密度高,且便于運輸和存儲。

  以色列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太陽能的作用下,過氧化氫在氧化鐵構成的光電極上產生光化學分離的化學機理。該發現有望將水廉價且高效地轉化為清潔的氫燃料,促進驅動的汽車大規模發展。

  烏克蘭

  建立環境研究中心,監測研究自然生態

  2018年9月,烏克蘭教科部、環境部、國立喀爾巴阡大學,以及喀爾巴阡山國家公園聯合建立了喀爾巴阡環境研究中心。喀爾巴阡山是橫跨中東歐多個國家的歐洲第二長山脈,目前存在著諸如地表水體污染、工業和生活垃圾污染等環境問題,以及自然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喪失、洪水和山體滑坡威脅增大的趨勢。該研究中心建立后,通過監測和研究將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科學依據和解決方案。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