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放厥言,稱大陸5G技術已威脅其國家安全
繼半導體之后,5G成為中美科技領域角力的焦點。美國國會最新報告警告,中國大陸已危及美國的5G無線基礎設施安全,并點名華為、中興通訊為代表的中企。美方報告已為中美升高科技領域發展的沖突埋下伏筆,全球業界密切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11/394894.htm綜合外電昨(14)日報導,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日前在一份提交給美國國會、長達525頁的年度報告中指出,中國大陸在5G無線技術的優勢地位日益增強,已危及美國的5G無線基礎設施安全與全球領導地位。
報告點名華為、中興通訊等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大廠危及美國5G無線基礎設施安全,建議美國國會應要求政府有關部門確保5G技術能夠迅速安全的在美國完成部署,并特別關注中國設計、制造設備及服務可能構成的威脅。
美國國會在2000年10月設立USCC,該機構依法須監督與調查,并且向國會提交關于中美雙邊貿易和經濟關系對國家安全影響的年度報告。本次的報告中還對軍事、南海、臺灣、「一帶一路」等問題提出建議。
在5G領域的較勁,美方企業代表是以高通、英特爾為主的國際巨頭,中方則是以政府為靠山的華為、中興通訊。由于華為技術實力與業界影響力超越中興,近年更積極拓展歐洲與新興國家市場,早已被美方鎖定為頭號假想敵。
今年3月,在博通收購高通被美方喊卡后,美國財政部致函高通明示,華為正積極參與5G標準的制定,若高通在5G市場的領導角色被華為取代,可能對美國構成威脅。8月中旬,美國通過國防授權法法案,明令政府機關不得使用華為與中興通訊生產的科技產品。迄今除了美國,澳洲、日本、韓國、英國、德國等也陸續加入抵制中國5G的陣營。
報導指出,中美在5G的交手還著眼于龐大的市場。根據GSMA移動智庫預測,至2025年,5G網路將覆蓋全球40%人口,中國大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占全球5G市場總額的三分之一。
面對龐大商機,就連高通CEO莫倫柯夫稍早赴中國烏鎮出席世界互聯網大會時也不忘強調,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擁有最多LTE連接的國家,高通將深化與中國大陸生態系展開合作,支援5G網路布局。
環球網:美國USCC太狂了,誰來對付它
跨黨派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向美國國會提交的最新報告比往年更加激進。比如它主張美國政府設立一項基金,以對抗中國對發展中國家輸出的“專制治理模式”的“中式基礎設施融資交易”。
USCC是中國加入WTO后美國國會成立的專門審查中國動向的委員會,從2002年起幾乎每年都發表關于中國的報告。它的任務是評估美中貿易關系對國家安全的影響,不過,它經常不務正業,全方位抹黑中國,這成了該委員會的生存之道。今年由于中美關系走低,美國智庫紛紛升高指責中國的調子,USCC則把反華大旗舉得更高,以防自己落在其他機構報告的后面,折損存在感。
在USCC今年的報告里,中國在各大洲對基礎設施的投融資都被描述成中國在當地維持軍事力量的借口,中國發展5G網絡技術可能被用作發動網絡攻擊,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的目標更是要與美國平起平坐。報告還建議制裁與中國“南海軍事化活動”相關的中國企業及個人。
報告還像過去一樣突出臺灣問題,宣稱大陸方面“改變兩岸現狀”,建議國會禁止美企遵守中國大陸對臺灣名稱的要求,支持臺當局“維持兩岸現狀”,幫助臺灣實現“整體防衛構想”,等等。
USCC會在美國產生反華的輿論影響,把美國精英中對中國最陰暗的一些心理堂而皇之地呈現出來,給美國國會和政府敲警鐘,同時向中國方面順便施加一份壓力。
除了每年的國別人權報告會說中國外,美國年年還出中國軍力報告以及USCC的報告等。美國國會不時舉行與中國有關的聽證會,推出針對中國的議案,司法部動輒宣布抓了“中國間諜”,媒體和一些政客更是視抹黑中國為家常便飯。即使中美關系不錯的時候,美國對華輿論也大致這樣。
反觀中國,咱們對美國真算得上很溫和、講理了。中國政府官員從不主動抨擊美國,官方媒體通常也是美國惹上門來時才予以回擊,而且我們官方媒體點美國名比他們的官員點中國名好像還要謹慎。就這樣,國內有些人還經常嫌我們的對美輿論太過“強硬”了,網民沖美國發發情緒就被指責為“義和團”。
實事求是說,與美國對華輿論戰的“十八般武藝”比起來,中國的對美斗爭和周旋手段顯然少了點。中國基本是外交部的幾位發言人在招架美國常常是暴風雨般的拳腳,其他方向最突出的要算國務院新聞辦每年的美國人權紀錄報告了。至少可以說,我們沒有對美的“中國盧比奧”,也沒有“中國USCC”。
隨著中國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外交將是中國越來越承重的領域。而我們要看到,我們的對外博弈工具尚顯得少且單調,明顯跟不上與西方打交道的現實需求。比如,西方有大量找中國茬的非政府組織,還有激進的議員,構成了西方對付中國的各種“洋槍洋炮”。我們的社會結構沒有對應物,就應該產生可以替代的武器,壓制對方的火力,或者擾亂對方的陣形。
切不要擔心我們社會的發聲工具多了,會導致更多的外交麻煩。恰恰相反,民間的各種聲音多了,我們的官員稍微給西方人一些友善,他們常常會領情。
民間是有公共外交積極性,也有這方面創造力的。或許只需官方放放手,用不了多久就會成長出一大片能夠有力回應外部挑釁的“紅衣大炮”來。別總讓西方什么力量都沖中國官方來,西方人需要抽出相當多的精力對付打不穿他們城墻也能震聾他們耳朵的“紅衣大炮”。
延伸閱讀:德國正考慮對華為和中興實施5G禁令?
由于擔心采用華為5G設備可能危及國家安全,一些德國高級官員正在準備在2019年初德國政府拍賣5G頻譜牌照之前,說服政府排除華為等中國企業參與德國5G建設。
果德國政府做出此舉措,德國將成為繼澳大利亞和美國之后另一個禁止華為參與其5G建設的西方國家,并且可能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到整個歐洲。
據《路透社》周三(13日)報道,負責此事的德國外交部和內政部的官員,與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同行交流了他們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擔憂。
多年來,由于中國的網絡設備比美國和歐洲的便宜20%至30%,華為一直是德國電信和德國其他運營商的合作伙伴,在德國市場建立了相當規模的業務。
一位參與內部討論的德國高級官員表示:“我們正在嚴重關切此事。如果由我來決定,我們會做澳大利亞人正在做的事情。“
目前,德國對5G的公開辯論集中在5G網絡覆蓋的廣泛性上,而缺乏對5G安全方面的公開辯論。
這位德國高級官員表示,在5G牌照拍賣之前,迫切要求對5G安全進行更認真的討論。一些官員表示,這可能導致5G拍賣的推遲。這凸顯出柏林對中國電訊企業的擔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