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鷹”開創近紅外光感測新標準,940nm VCSEL成新寵
安防夜視市場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在超低光線條件下的圖像質量太差、看不清晰;第?是紅曝,有紅圈且刺眼;第三是燈耗電;第四是紅外燈的體積大;第五是看不夠遠;最后,紅外的性能不知道怎么比較,需要有一個標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11/393715.htm近日,在北京舉辦的“2018年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上,豪威(OmniVision)科技市場部副總裁陳家旺先生介紹了其在近紅外光940nm方面提升分辨率的“Nyxel夜鷹”技術,并在可見光SNR1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近紅外光條件下的SNR1850和SNR1940標準,并推介了在“Nyxel夜鷹”技術基礎之上研發的新產品OS02C10 圖像傳感器。

“Nyxel夜鷹”技術
安防市場有三大發展趨勢:高分辨率,超低光線條件下提升圖像質量,利用近紅外性能。為此,豪威一年多前推出了“Nyxel夜鷹”技術。2017年豪威曾發布了該技術,今年其已實實在在地落地,客戶可以拿到量產的產品——基于“Nyxel夜鷹”的OS02C10。
目前在不可見光和近紅外?最想達到的目標是省電,或者在燈的功耗不變時,可以看得更遠。
傳統圖像傳感器達不到上述要求,是因為產品的效率不夠,目前通常采用850nm的近紅外光,但850nm會看到紅曝;940nm沒有紅曝現象,但940nm的轉換效率很低,所以采用的人很少,但940nm是個市場大趨勢,為此,豪威潛心鉆研多年,開發了“Nyxel夜鷹”來提升靈敏度。

下圖左側是?個像素的簡單架構,有感光、線路,感光的光子從上邊進來。目前正常的光在850nm時是約20%的感光率。下圖右的綠?的這條可見光,在可?光的時候是80%,850nm時是20%,效率差4倍,即在850時效率很低;但是在940nm時,只有8%,與可見光相差10倍!即在940nm時效率極低。

“Nyxel夜鷹”技術的方法,首先是把像素的厚度加深了,假設原來只有4,現在加到6(如上圖的中間圖)。因為從光轉換成電,需要提升光電轉換效率。這時在不可?光時再曝?次,這個曝光時間?短決定了光能轉換到電能的效率,這是第一步。
第?步,在上圖中間圖的中間部分挖?個槽,并填滿材料,為什么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挖深以后光進來后會反射,從旁邊跑到隔壁像素中去,這樣挖得越深,問題越多,等于噪聲越?。此外,開槽后還可以延長光的停留時間,提?光電轉換率。
第三,因為時間更長,效率就會更高。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停留時間,在上圖的中圖上加了?層曲線的膜,讓光不要直射下來,而是變成折線下來。
通過這三種方法,如上圖右下圖,在850nm和940nm時,光的通過率分別提升為60%和40%。
這60%和40%的提升意味著要補的光的功率減少。例如,940nm時新的“Nyxel夜鷹”效率是40%,傳統的方法是8%。即“Nyxel夜鷹”要補的光量減少,不需要花費更多的燈的功耗。
提出近紅外光的測試新標準
行業上有評價可見光下的信噪比標準——SNR1。

不過,近紅外光沒有標準。為此,豪威在兩個不可?光的波?里面定義了新標準,即SNR1850和SNR194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