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的無線SoC有哪些黑科技?
當前,越來越多的設備接入物聯網,因此無線連接功能和安全成為重要特征。與此同時,海量物聯網設備應用需要芯片及解決方案的成本低、有更低的功耗,且有豐富的產品種類可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10/392994.htm
發布會照片:從左至右:意法半導體中國區微控制器事業部市場經理 談俊 ,STM32超低功耗和網絡微控制器市場經理 Hakim Jaafar,ST中國區微控制器事業部市場及應用總監 曹錦東
為此,意法半導體(ST)近日宣布STM32微控制器(MCU)家族的第12個產品系列——STM32WB量產。其最大的特點是在其廣受歡迎的超低功耗系列MCU——STM32L4系列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具備無線射頻功能的SoC。

此次發布的STM32WB系列內置BLE 5和IEEE 802.15.4射頻模塊。目的是為了助力下一代智能互聯產品的開發,例如,數字家庭產品、穿戴設備、智能照明、智能傳感器、工業設備等。與此同時,WB系列集成了更多功能,因而BOM(物料清單)成本更低,并可提供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適用于燈具、健身追蹤器、醫療監視器、Beacon設備、標簽、安全設備、工業物聯網應用等。

為何此時推出無線MCU?
此外,WB系列的技術亮點是采用Arm? Cortex?-M 雙核,分別用于設備運行和無線通信,確保用戶體驗更順暢 。
迄今為止,市面上有幾家MCU廠商提供帶無線功能的MCU,其中,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MCU廠商有能力提供雙處理器的無線通信芯片。那么,為何ST此時才推出無線MCU?其難點在哪里?為何ST采用雙核方案?
ST中國區微控制器事業部市場及應用總監曹錦東先生指出,WB系列今年3月已提供樣品,受到了客戶的歡迎。現在有很多客戶關注與云端的連接。ST中國區微控制器事業部市場經理談俊稱,以智能門鎖為例,過去廠商開發指紋識別等方案,今年廠商開始做門鎖與云連接的方案。
STM32超低功耗和網絡微控制器市場經理Hakim Jaafar解釋道,ST早就有獨立的MCU和藍牙等開放的2.4GHz無線RF芯片的技術,所以集成在一起,從硬件角度不是困難的一件事,難的是無線協議棧軟件的調試,及整個生態系統的搭建及具有競爭力。經過醞釀,ST推出了射頻開發和功耗控制工具,能夠生成C代碼,且很多軟件協議棧是免費的。

為何采用雙核方案?
雙核的好處是可保證實時處理。

Hakim Jaafar分析道,單核產品要包括CPU和應用固件,還需要外設和射頻協議棧,缺點首先是分時系統,其次任務處理時間長,因而功耗高;另外還需要配套的MCU,使得整個方案的成本增加。
而WB通信系統芯片(SoC)只有一顆裸片,靈活度高,可延長電池續航時間,另外由于是全合一方案,因而節省成本;再有可加快產品上市。
具體地,WB系列整合一個功能豐富的Arm? Cortex?-M4微控制器(MCU)和一個Arm Cortex-M0+內核處理器。Arm? Cortex?-M4微控制器用于運行主要應用軟件;Arm Cortex-M0+內核用于減輕主處理器負荷,執行低能耗藍牙(BLE) 5和IEEE 802.15.4射頻實時處理任務。射頻控制器還能同時運行其它無線通信協議,包括OpenThread、ZigBee?或專有通信協議,為設備聯入物聯網(IoT)提供更多連接選擇。
這樣,雙核芯片可以有5種主要的工作模式,使得功耗可以更低。

可見,通過整合性能更高的Cortex-M4內核與Cortex-M0+網絡處理器,STM32WB 利用ST的超低功耗微控制器(MCU)技術集成優異的射頻性能和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
另外,該系統芯片還集成連接天線所需的基本電路(巴倫),在其它解決方案中,通常工程師必須自己設計巴倫; 還集成大容量的系統存儲器、用戶存儲器、硬件加密、客戶密鑰存儲器(用于品牌和知識產權保護)。
如何保證安全?
談到物聯網,人們最擔心的是安全性,因為終端需要與云連接,例如對現有軟件進行升級。WB系列在射頻協議棧和應用固件更新方面獨具匠心。在射頻方面有封閉的子系統,具有射頻和秘鑰存儲功能。這樣,應用固件更新時需要五步:1.新固件包下載成功;2.發現新固件包,啟動更新程序;3.應用處理器發送固件包簽名和秘鑰進行驗證;4.如果驗證簽名與設置的秘鑰不匹配,更新過程終止,設備重置;5.用專有秘鑰對新固件包進行解密,設備開始燒寫代碼。

另外,在攻擊防御方面也有一系列措施。包括非入侵式攻擊和軟件攻擊的防范,具體如下表。

WB系列有9種產品,主要按照片內Flash內存/RAM的大小,以及封裝尺寸來區分。此時,電子產品世界的編輯有個問題,通常片內Flash內存的成本很高,有些MCU公司還推出了無Flash芯片,并提供Q-SPI接口來接外部Flash,為何WB系列沒有無Flash的芯片?Hakim Jaafar稱主要看客戶的選擇。通常從安全性角度考慮,片外存儲器的隱患是信息容易被盜取。另外,WB系列也有Q-SPI接口,方便客戶外接更大的存儲器芯片。
未來發展計劃
此次是WB系列,支持常見的藍牙和802.15.4。下一步ST還將推出WL系列,即長距離(Long range)無線,諸如Sub-GHz等。
小結
ST的芯片在提高性能的同時,非常重視性價比,此次集成了射頻功能,還保證了超低功耗、物聯網保護,并節省成本,具有型號的多樣性,配有齊全的射頻開發和功耗控制工具,以及可用于工業的長達10年的供貨保證。可見,面向物聯網開發,ST的WB無線SoC/MCU可謂精心打造。
后記——ST為何在華銷量大?
ST MCU為何在華銷量很大?筆者在此前也寫過幾篇文章,分析了種種原因,例如低成本、執著的發展信心等。最近一位關注ST的大學教授提出了新觀點,認為市面上很多開放的解決方案是ST的,例如電動自行車方案,一些生產企業沒有開發能力,可以直接拿來用,因此ST的芯片大為流行。
筆者也問ST公司這樣一個問題:一些友商的MCU芯片傾向于和ST的產品兼容,ST怎么看?ST的一位經理意味深長地說:“我們希望我們的芯片及解決方案成為市場和行業的標準。”他補充道,大家都仿照ST,ST才能向標準更邁進。
從這個角度看,“有容乃大”,具有開放胸懷的企業,才能夠走得更遠、做得更大。

圖:WB系列定位的幾大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