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運營商的運營之“殤”

運營商的運營之“殤”

作者: 時間:2018-10-09 來源:網絡 收藏
編者按:運營商在物聯網時代仍然面臨被邊緣化的巨大威脅,運營商管道化趨勢難以避免,實施精細化流量經營是其必然出路。不過,希望運營商在謀取出路的時候就不要再拿著用戶“出氣”了。

  此前有一個嘲諷的段子在網上引起很大反響。起因是聯通推出了種類繁多、流量價格便宜的合作卡,不過無一例外的是只有新用戶才能辦理,老用戶自然心生不滿。于是便有了“老用戶與狗不得辦理”的吐槽段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10/392614.htm

  自從國家開始倡導“提速降費”之后,老用戶近乎成了三大的“出氣筒”。不過,三大存在的問題絕不僅僅是消極對待老用戶這一點上,在他們的運營模式上真的出現了運營之“殤”。


運營商的運營之“殤”

  殺熟一

  運營商的老用戶可是真的慘啊,被運營商玩弄于股掌之間。“老用戶與狗不得辦理”這樣的情況是其一,被選擇性忽略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了。

  此前的,國務院為督查組發現,運營商往往只對新客戶提供選擇優惠,對老客戶則不予告知、不準辦理,導致許多老客戶要么多花資費,要么就得重新換號。

  很多時候老用戶想想也就是多了十幾、二十幾塊錢的事情就選擇隱忍,這讓運營商的氣焰就更囂張了。

  殺熟二

  運營商對待老用戶殺熟的招式當然不只是不通知、不辦理,還有高可成、低不就。

  有記者去營業廳線下網點辦理套餐更換,被告知:只能升級套餐,如果想要換現在便宜的套餐只能等待當前的套餐結束,如果想用的話就只能注銷號碼,重新辦理手機號碼。

  而且,當你選擇注銷號碼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線下營業廳根本就不具有這樣的權限。營業員會“熱情”地推薦給你一些高端業務,如果你拒絕等待你的就是冷臉。然后,你只能跑到很遠的地方找有權限的營業廳舍棄號碼重新辦理。

  隱形消費

  運營商資費標準不公開不透明,不僅殺熟,而且對消費者進行選擇性告知,套餐費用所包含的隱含條款、附加條件往往不予提示。

  你所看到的是我想讓你看到的,我不想讓你看到的,你看到的時候已經發生。這大概就是當前運營商業務套路的真實心聲了。很多用戶都吐槽,不明所以就辦理了一個炫鈴業務。更有甚者,自己辦理了其他的業務,原來的業務還在繼續扣費。


運營商的運營之“殤”

  不限流的“騙局”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聽到流量不限時高興的跳起來,可是在真正的使用過程中發現:每天放肆用一段時間后,這手機網速簡直卡到懷疑人生。

  所謂的無限量供應流量只是宣傳的美好陷阱,不管是移動、聯通還是電信,都有流量和速度的上限,到達閾值后流量就開始降速直至停止流量,這應該很多用流量快的人都有所體會。

  寬帶綁號

  三大運營商都同時擁有移動通信和有線寬帶兩大業務,為了留住客戶,將手機和寬帶捆綁成了運營商常用的一個手段。

  但是,這也為消費者帶來了諸多不便,一旦發現更便宜實惠的寬帶套餐,如果你想更換,那你只能換號碼,別無它法。這其實也是運營商“高可成,低不就”做法的一份體現。

  全網通和攜號轉網限制

  現在很多手機已經實現了全網通,一個手機多個運營商都是支持的。但是,當你真正使用的時候會發現,這里面還是有限制的。

  以華為手機mate8舉例,在手機的卡1可以使用聯通和移動的4G,如果你要用電信的4G只能放置到卡2上。

  這還牽扯到了攜號轉網的問題,手機卡號綁定著我們的銀行卡、郵箱、社交賬號等。如果你想換一個運營商,背后的工作多的讓你頭疼,且還不一定能辦理全。

  上述這些其實都是運營商表面的“殤”,是業務壓力下做出的“出格事”。運營商真正的“殤”在于盈利能力在提速降費大背景下顯得捉襟見肘了,套路多只是為了掩蓋內心的彷徨。

  我們以中國移動2018年上半年財報為參照。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移動營業收入為39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凈利潤656億元,同比增長4.7%。這個數字看著很不錯了,甚至算是暴利了。但是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的解讀是這樣的。“中國移動的用戶增長和流量份額正處于一個下行的區間,最大的壓力來自于不限流量的資費套餐。”

  從數據端看,我國一位用戶每月消耗從2017年的1.流量上漲到了2018年約為4.0,但在資費方面,移動流量平均資費比2017年降低了46.2%。綜合來看就是:流量漲、用戶不漲、資費降,帶來了的結果便是運營商管道屬性日趨明顯,沒有了其他的業務閃光點。

  在移動互聯網階段,崛起的BAT成了橫亙在運營商和用戶之間的大山,壟斷了超過90%的優質流量。其中沖擊最大的當屬3G牌照發放之后的微信,運營商的通話業務和短信業務功能被快速替代,尤其是短信業務,已經走到了生命周期的暮年。移動互聯網時代,BAT的高營收、高利潤,正是建立在運營商鋪設的網絡上。

  而這種情況在時代并沒有得到緩解,甚至更甚以往。目前,4G網絡幾乎實現全面覆蓋,網速的提升為我們帶來極大的便利。不過運營商其實并沒有從4G網絡上賺回本錢5G就到來了,如果運營商繼續干鋪設基礎網絡設施的活而忽略使能端,那么很可能出現更多互聯網巨頭讓運營空歡喜一場。不過,5G將是一場全新的硬件升級,強如中國移動也不可能獨自完成,在合作共贏的條件下,運營商有望尋找到新的盈利突破口。

  5G上運營商還能想想辦法,當前的開展方式則徹底將運營商置于管道商的位置。目前對于運營商比較友好的是NB-IoT,可以基于運營商的移動蜂窩技術,運營商可以發揮網絡的主導作用。不過,網絡層也僅僅是物聯網應用的一部分,如果運營商一心架網難以兼顧其他,很可能成為單純的資費收取方,離物聯網的硬件和應用市場漸行漸遠。其次,LoRa利用非授權頻段,用戶可以甩開運營商,自主建網。如果LoRa起勢,那么運營商在物聯網時代的位置就真的要邊緣化了。GSMA在《Network 2020》報告中稱:未來物聯網發展的整個生態中,運營商物聯網管道的價值仍然只有2%,運營商在物聯網時代仍然面臨被邊緣化的巨大威脅。

  總之,運營商管道化趨勢難以避免,實施精細化流量經營是其必然出路。不過,希望運營商在謀取出路的時候就不要再拿著用戶“出氣”了。



關鍵詞: 運營商 5G 物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