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百成院士:中國應主攻智能制造
9月17至18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主辦、北京對外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承辦的“2018國際先進制造創新發展論壇·北京”在北京舉行。該論壇邀請多位國內外專家,圍繞“國際先進制造創新發展與中國選擇”、“先進制造行業與技術發展”和“先進制造背景下的產學研合作”等主題進行學術交流與成果分享。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9/392121.htm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邵錦文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表示,制造業是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主導力量,也是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體現。世界各國都把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高端制造業放在國民經濟優先發展的位置。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按照國家部署要求,北京市將“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作為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舉措和《中國制造2025》北京行動綱要的基本內涵之一。在此背景下,召開國際論壇恰逢其時。
邵錦文致辭
“我們的飛機發動器何時能夠上天?”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做開場演講時感慨,中國雖已是世界制造大國,但制造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許多關鍵核心技術和高端裝備仍需依靠國外提供支持。
柳百成認為,中國要躋身制造強國,應主攻智能制造工程。這要求我國要建設一批國家制造創新中心為創新平臺,以機器人、傳感器、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為智能制造的關鍵共性技術基礎。此外,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是發展智能制造的基礎,要加強“工業強基工程”研發,為智能制造提供技術支撐。
他強調,“創新體系”“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等五大工程是相互聯系、協同發展的,在主攻智能制造的同時,也不應忽視其余四項工程的建設。
柳百成院士做開場演講
除柳百成院士外,此次論壇還邀請了美國密西根大學吳賢銘制造科學冠名教授倪軍、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德國弗勞恩霍夫IAO斯圖加特董事會成員Walter Ganz、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日本立命館大學教授馬書根、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彥敏、韓國生產技術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黃太珍等15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代表作為演講嘉賓,通過聚焦智能制造領域前沿技術與創新發展中的重大機遇,結合重要案例,為大家帶來有效的解決方案以及極具現實意義的趨勢參考。
該論壇由北京市計算中心、北京市電加工研究所協辦,并得到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韓國生產技術研究院、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科技自動化聯盟的支持。來自中國、德國、美國、韓國、日本等國的近200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界代表出席會議。
與會人員相互交流
物聯世界,智造未來。與會者認為,此次大會精彩紛呈,收獲頗多,希望以后能夠開展更多此類國際創新發展論壇,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為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獻計獻策,為我國科技創新發展帶來更多智力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