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阻斷日系半導體市場 國產可能從中受益
北京時間9月6日2點8分,日本北海道膽振地區(北緯46.35度,東經142.00度)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40公里。震中距離北海道主要機場的所在地千歲市僅25公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9/391772.htm作為全球半導體元器件生產大國,日本近幾年的每一次大地震,在對其本土半導體產生直接影響的同時,也將會對全球半導體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例如2011年時,日本就曾發生里氏9.0級的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當時位于距離震中較近的巖手縣的東芝的微處理器和圖像傳感器的(LSI)芯片的工廠受影響停產,Renesas的八個生產設施也被迫停產。此外富士通半導體廠及摩托羅拉在日本的半導體工廠也均受影響。因此當時也造成了市場上半導體芯片價格的一波上漲。
2016年4月14日,日本九州熊本發生里氏6.5級強震,而九州集成電路產品發貨額約占日本國內的30%之多,是日本國內屈指可數的半導體生產基地。索尼在日本共有七座CMOS廠房,其中有四座位于九州。此外,晶圓廠SUMCO,半導體芯片廠商瑞薩、NEC和三菱電機也在熊本擁有半導體工廠。
受當時地震的影響,索尼曾一度關閉位于震區的三座CMOS工廠,瑞薩電子也關閉了熊本的車用IC工廠,三菱電機位于熊本合志的電源模組工廠、菊池液晶工廠被迫停工。此舉也造成了當時半導體市場,特別時CMOS傳感器市場的波動,不少手機廠商紛紛向索尼競爭對手三星下單搶貨。
那么此次發生在北海道的6.9級地震是否也將會對全球半導體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呢?
事實上,每一次地震,幾乎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都有著連帶影響,同時對供應鏈的影響也可見一斑。可以說,一次地震,想要撼動全球供應鏈,實在太容易。
從目前了解到的信息來看,當地半導體硅晶圓大廠勝高千歲廠因北海道強震停工,20萬片產能停擺;業界人士指出,勝高千歲廠停工,對于8吋硅晶圓市場供需一定有影響,8吋硅晶圓供需本來就很緊,現在只會更緊。法人認為,若勝高千歲廠無法迅速復工,可能再帶動一波6吋與8吋硅晶圓價格漲勢。
另一方面,三菱材料多晶硅廠也因關西強臺無法運作,目前無法確定何時復工,也將牽動硅晶圓生產。
自1980年以來,半導體技術發展迅速。日本半導體產業抓住了發展機遇,NEC、東芝等公司迅速崛起。至1990年,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中,日本有6家入圍,其中NEC還位列榜首。
雖然自1990年以后,日本半導體產業總體上在走下坡路,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日本半導體產業整體實力依舊比較強勁。在測試儀器、原材料、光電子器件、功率器件、電子元件等方面技術積累頗深,特別是在原材料和某些電子元器件方面,日本依舊處于近乎壟斷地位。
而在未來幾周,隨著破壞蔓延至全球供應鏈,可能引發部分關鍵電子原料和零組件短期缺貨。地震造成的交通中斷可能導致成品無法運到機場或碼頭,造成供應鏈的壓力。
受此次地震影響,只要是和日本半導體相關的廠商,上下游都會受到影響。國內被動元件企業或許短期收益。被動元件方面,全球日本片式電感占比81%、固態電容、鋁制電容約76%、MLCC 為 52%均為全球第一大,片式電阻為39%,為全球第二,僅次于臺灣。國內被動元件生產企業已經具備一定的全球競爭力,有可能會從中受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