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一種心電信號采集電路的設計

一種心電信號采集電路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8-09-07 來源:網絡 收藏

1.3 主放大電路設計
原始的幅度約為0.1~3mV,前置級和濾波電路放大倍數為8.86,而系統采用ADC的刻度范圍為0~3.3 V,為了提高采集精度,設計了主放大電路對信號進一步放大。主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設定為100倍,此時系統總放大倍數為886,得到的幅度約為0.08~2.7 V,使其在單片機內部ADC模塊的采集范圍內。該電路采用低偏置電壓,低漂移的集成運放OP07來承擔。如圖5所示,100倍的增益由反向輸入端的R1和R2的電阻決定,同相輸入端采用R3=100 kΩ電阻以平衡兩端電壓并增大共模抑制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9/388660.htm


在同相輸入端輸入1 Hz,Vpp為100 mV的正弦波,測試經過運算放大器放大后在輸出端測到的信號Vpp約為10.3 V,后級放大電路的實際放大倍數約為103倍,測試值與理論值的誤差是由芯片本身的特性以及電阻R1和R2的失配引起的。
1.4 50 Hz陷波器設計
工頻干擾主要是由人體和測量系統耦合周圍環境中50 Hz工頻及其諧波成分而引入的,是的主要干擾之一,對心電波形的影響較大。雖然前置放大電路對共模干擾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并且在輸入電路中采用了右腿驅動電路以抑制工頻干擾,但仍有部分工頻干擾是以差模信號方式進入電路。另外,由于輸入回路和電極不穩定等因素,初級電路輸出的心電信號仍存在較強的工頻干擾,所以有必要進行陷波處理。設計電路如圖6所示。



對該電路進行軟件仿真,結果如圖7所示,從頻域表可以看出50 Hz左右地方衰減明顯。實際測試時,采用頻率50 Hz,Vpp為1 V的正弦信號輸入,經過陷波器之后,原本Vpp為1 V的信號,衰減至0.1 V,陷波效果明顯。


1.5 右腿驅動電路
為了提高共模抑制比,取初級放大的共模信號,通過運放反向之后經過右腿加回體表,可以有效抑制測量過程中引入的干擾。實踐證明,采用右腿驅動能夠使50 Hz共模干擾降低到1%以下,而且對于50 Hz干擾的抑制并不以損失心電圖的頻率成份代價,效果較好。右腿驅動電路如圖8所示。



2 實驗測試結果
按照標準I導聯方式對心電信號進行采樣,經過放大和濾波電路并進行后級低通濾波,得到的心電信號波形清晰,最終測試結果如圖9所示。



3 結論
本文詳細分析心電信號的基本特征,設計了一種心電信號采集電路的設計方法。該電路結構簡單,硬件體積小,成本低,可廣泛應用于便攜式心電監護儀的心電信號采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