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數據存儲技術引領高度個性化移動醫療時代
如今,美國人正借助強大的科技力量引發一場國家醫療健康體系的變革:越來越先進的感應器與設備、越來越廉價的個人基因組技術,以及規模越來越大的移動應用市場讓消費者能夠為自己的醫療做主,成為管理自己健康的CEO.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9/388560.htm隨著互聯網移動設備的普及,美國醫療健康體系開始從治療為主向預防為主轉變,這將大大節約美國的醫療成本。我相信,不久以后,堅持鍛煉、飲食健康的消費者將能享受到更低的醫保,就像開車記錄良好的司機能享受到更低的汽車保險一樣。
事實上,這場革命來得十分及時。目前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美國成年人都受到肥胖問題的困擾。據預測,到2020年,美國糖尿病前期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人數將超過總人口的一半,為國家造成每年5000億美元的經濟負擔。然而,移動設備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探索為解決這一問題帶來了希望。
讓我們來看看這場健康革命最前線的一組數據:
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在全球34億移動用戶中,將會有超過半數的用戶在移動設備中安裝醫療健康類應用;
據我預計,截至2017年,將有至少30%的美國消費者佩戴可穿戴設備,通過這種被動、無創傷性的方式來追蹤睡眠、飲食、鍛煉、心率、血壓及血糖等健康數據;
據市場研究機構ABI預測,截至2017年,全球健康與健身類可穿戴設備市場的規模有望達到1.7億臺。
希望我們很快可以看到規模與Spotify、Evernote相當的“殺手級”健康類應用。目前,三星和蘋果在智能手表市場的爭奪大戰愈演愈烈,據科技博客Apple Insider估計,iWatch上市第一年內銷量將達到6300萬臺,而醫療健康類應用能大幅拉動iWatch銷量的增長。
很快,所有移動設備將可以把用戶的實時健康數據發送給醫生、營養師和健身教練,讓他們能掌握用戶的連續性健康狀況,從而制定相應的治療或健身方案。通過云數據存儲技術,我們將進入一個高度個性化的移動醫療時代。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形成一個更高效的醫療體系,病人可以更多地通過手機與醫生交談,大大節省雙方時間。據估計,目前有25%至30%的醫院就診都可以通過電話、短信及其它數字方式來替代。
個性化移動醫療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雖然這一領域還處于萌芽階段,但潛力十分巨大。以下是一些醫療類移動應用的例子:
HeathTap是一款提供分診服務的移動應用。用戶通過向醫生提問,可以確定自己需要就診哪一科。
Welldoc最近剛剛發布經過醫生認證的應用BlueStar,專門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治療建議。
Asthmapolis能夠通過藍牙自動記錄哮喘患者的數據,為他們提供個性化建議及控制哮喘的相關知識。
Glow能夠幫助女性用戶記錄生理周期,根據周期推測最佳受孕時間,并提供如何提高受孕機率的知識。
Kaiser Permanente(美國醫療機構)的移動應用能夠幫助用戶儲存醫療數據、預約就診、給醫生發郵件、查看化驗結果等。在Kaiser的900萬用戶中,有超過400萬的用戶使用該機構的在線系統。
MyFitnessPal則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減肥及控制營養攝入的新思路。私人教練常說,在保持健康生活、預防疾病的各類措施中,營養均衡占80%.
Fitbit、Jawbone UP、Nike Fuel、Misfit Shine等可穿戴設備通過三軸加速器追蹤用戶的運動情況,從而計算用戶的卡路里燃燒值。此外,這類設備還能對用戶的睡眠進行分析。今年這類設備的銷量將突破800萬臺,但這還只是一個起點。未來的可穿戴設備將可以為用戶提供心率等各項生理指標的精確數據。
數字化健康革命的關鍵在于對個人數據的每日監控,即“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許多公司都希望自己能成為醫療健康設備潮流的引領者。
例如,我用MyFitnessPal來記錄我的飲食和鍛煉情況。MyFitnessPal用戶超過4000萬,可能擁有全球最大的飲食和鍛煉數據庫。今年,MyFitnessPal向應用開發者開放了API.現在,我可以把MyFitnessPal賬號與我的Withings Scale、Jawbone UP和RunKeeper等設備綁定,這些設備的數據能與MyFitnessPal自動同步。這樣一來,我就可以通過我在MyFitnessPal上制定的減肥目標來約束自己,同時又能和我的一些朋友進行社交,使我有了堅持的動力。
健身類應用和設備游戲化
為健身類應用和設備添加游戲元素,可以讓用戶跟朋友或同事組成團隊,激勵他們獲取積分或獎杯。健身社交應用Fitocracy就開創了一個這樣的先例。在雅虎,梅姐曾通過該應用發起一場健步大賽;運動監測應用Strava的用戶則十分熱衷于騎車和跑步公里數的排行,為了參與競爭,他們甚至愿意成為Strava的每月訂閱用戶。
有一天,我在機場過安檢時,發現工作人員的手腕上戴了一個Nike Fuel腕帶。他十分興奮地告訴我,他已經拿到了100萬Fule積分,減肥也超過30磅。

不過,雖然目前健康類科技產品已經琳瑯滿目,但由移動應用和設備引發的這場健康革命才剛剛開始。目前,用戶數量超過2000萬的應用屈指可數(只有MyFitnessPal和RunKeeper),這個市場的潛力還有待挖掘。隨著技術的成熟,這類應用將為全球用戶提供更精準的數據、分析以及更詳細的建議,我們將能夠通過移動醫療方式獲取及時的治療,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以后,這場“量化自我”的運動將由高度科技化漸漸向人性化轉變,健康類應用和設備會基于數據向用戶提供個性化建議,協助他們改變不良習慣,并幫助他們與相關群體、醫生和健身教練建立聯系。人性化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因素,因為用戶需要的是可靠的助手和情感的支持。 Sun公司聯合創始人Vinod Khosla曾提出過一個頗具爭議性觀點,他認為,算法可以取代80%的醫生。但我認為,我們需要雙管齊下:既有自動計算系統,又能讓用戶與最好的專家及時溝通,并通過手機與專家共享各項數據。
此外,這類應用和設備的商業模式也將漸漸向付費服務模式和市場化模式轉變,通過為消費者建立購買專家服務的渠道,實現真正的變化,產生真正的利潤。我們所面臨的,將會是一場為消費者帶來健康、為國家降低醫療成本的健康革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