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STM32的基本系統
STM32的基本系統主要涉及下面幾個部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8/390930.htm一、電源
1)、無論是否使用模擬部分和AD部分,MCU外圍出去VCC和GND,VDDA、VSSA、Vref(如果封裝有該引腳)都必需要連接,不可懸空;
2)、對于每組對應的VDD和GND都應至少放置一個104的陶瓷電容用于濾波,并接該電容應放置盡量靠近MCU; 3)、用萬用表測試供電電壓是否正確。調試時最好用數字電源供電,以便過壓或過流燒壞板子。電壓最好一步一步從進線端測試到芯片供電端。
二、復位、啟動選擇
1)、Boot引腳與JTAG無關。其僅是用于MCU啟動后,判斷執行代碼的起始地址;
2)、在電路設計上可能Boot引腳不會使用,但要求一定要外部連接電阻到地或電源,切不可懸空; STM32三種啟動模式對應的存儲介質均是芯片內置的,它們是:
1)用戶閃存 = 芯片內置的Flash。
2)SRAM = 芯片內置的RAM區,就是內存啦。
3)系統存儲器 = 芯片內部一塊特定的區域,芯片出廠時在這個區域預置了一段Bootloader,就是通常說的ISP程序。這個區域的內容在芯片出廠后沒有人能夠修改或擦除,即它是一個ROM區。
在每個STM32的芯片上都有兩個管腳BOOT0和BOOT1,這兩個管腳在芯片復位時的電平狀態決定了芯片復位后從哪個區域開始執行程序,見下表:
BOOT1=x BOOT0=0 從用戶閃存啟動,這是正常的工作模式。
BOOT1=0 BOOT0=1 從系統存儲器啟動,這種模式啟動的程序功能由廠家設置。
BOOT1=1 BOOT0=1 從內置SRAM啟動,這種模式可以用于調試。
用JTAG口或SWD模式燒寫 選擇從用戶閃存啟動。
用串口ISP模式燒寫程序時時選擇從系統存儲啟動

三、燒寫接口
如果要減小插座的數量,就用SWD模式的仿真,在這個模式下,如果用JLINK只要四根線就可以了,這四根線分別是:3.3V、GND、SWDIO、SWCLK
其中
STM32的JTMS/SWDIO接JTAG口的TMS;
STM32的JTCK/SWCLK接JTAG口的TCK。
如果要用ULINK2,則再加多一條“NRST”,即5條。
這個接口你可自行定義,在使用時用杜邦線跳接或做塊轉換接口板聯接仿真器與目標板即可。
下面是在MDK里設置的圖片:
在燒寫時出現了IDCODE如圖有序列號,證明燒寫接口是好的!也就是硬件調試通了。如沒有也許焊接不過關,從新加固焊接芯片。
四、調試燒錄失敗的常見原因
1、目標芯片沒有正確連接,不能正常工作:
解決方法:確保目標板的最小系統正確連接,芯片能正常工作:VDD、VDDA及VSS 、VDDS已全部正確連接,復位電路能夠可靠復位,各復位源不互相影響。
2、芯片內原先燒錄的代碼影響了新的調試操作:
芯片內原先燒錄的代碼出錯,芯片上電運行,進入未定義狀態,不能進入調試模式。芯片內原先燒錄的代碼啟動了某些外設,或者將SWJ引腳配置為普通I/O口。
解決方法:選擇芯片的BOOT0/BOOT1引腳從RAM啟動,或先擦除芯片內代碼。
3、芯片已被讀/寫保護:
調試工具不能讀寫芯片內置的Flash。 解決方法:先使用調試工具解除芯片的讀/寫保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