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少兒編程,能否發展成下一個“新少兒英語”?
創客們紛紛擼起了袖子,部分從業者甚至將少兒編程與600億規模、年增速達15%-20%的少兒英語對標。站上風口的少兒編程,還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行業痛點?諸多痛點如何破局?未來的少兒編程,能否成長為與少兒英語旗鼓相當的賽道,成為下一個“新少兒英語”?

政策利好,少兒編程逐漸找到“出口”
隨著科技時代到來,人工智能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當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戰勝韓國棋手李世石,李開復、扎克伯格、喬布斯等意見領袖預見未來編程語言學習的重要性,少兒編程教育逐漸發展為世界各國培養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要環節。
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少兒編程教育的重要性,“編程教育該從娃娃抓起”的呼聲此起彼伏。
數據顯示,全球已有16個歐美國家將少兒編程教育納入公立學校的日常課程,芬蘭、加拿大、丹麥等24個國家已經在基礎教育中設立了編程課程大綱。
我國的少兒編程教育卻與國外存在巨大懸殊。以美國為例,少兒編程語言Scratch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市場的浸透率達44.8%,據推算,約67.5%的美國青少年已經接受在線編程教育。而我國少兒編程教育發展則較為遲緩,滲透率僅為0.96%。
2016年,市場悄然發生變化,少兒編程逐漸邁向剛需。
2016年6月23日,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通知,將信息化教學能力納入學校辦學水平考評體系,將STEAM教育納入基礎學科。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應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在政策支持下,編程教育逐漸找到應試出口:走進多省中高考考綱,進入部分公立校課堂。
2017年年底,浙江新高考明確將信息技術學科(含編程)納入高考考試科目;北京、山東等省市緊隨其后,先后出臺中小學信息技術改革方案,明確將Python編程等內容納入學校教學和高考等內容;2018年4月,南京教育局更將編程列入南京中考特招生的范疇內。
政策利好下,2018年,少兒編程站上了風口,賽道一時間變得好不熱鬧。
嗅到商機的垂直創業機構紛紛推出少兒編程、創客教育、機器人教育等,小碼王、編程貓、VIPCODE、極客晨星等創業新秀頻獲資本青睞,賽道上不斷涌現出新興創業公司。
K12及互聯網巨頭也聞風而來。K12教育機構猿輔導悄然推出猿編程,美股上市公司達內科技重點發力童程童美,互聯網巨頭今日頭條和網易也開始孵化相關產品。
可以說,2016年是國內少兒編程賽道至關重要的一年,從此,少兒編程逐漸被資本市場認可,并呈燎原之勢。

(數據來源:鯨準洞見,鯨準研究院)
自2014年起,逐漸開始有少兒編程項目獲得融資,2016年出現大幅增加,2017年年底融資項目出現陡增。鯨準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少兒編程教育市場共發生58筆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14億元。2016年,13個項目獲得融資;2017年融資數達到19筆;2018年上全年,投資數量已經與去年全年相當。

(數據來源:鯨準洞見,鯨準研究院)
在融資規模上,獲得融資的企業也多處于種子輪、天使輪,融資規模較大的只有編程貓和小碼王。編程貓已經走到C輪,融資總金額超過5億元;小碼王則走到B輪,B輪融資額達1.3億元。由此可知,資本發力仍處于初期,頭部玩家聚合效應明顯,新入局者仍有機會。

(數據來源于百度指數官網)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會經歷萌發期、探索期、啟動期和爆發期。從百度指數的變化可以看出,2016年,少兒編程一詞的關注度微乎其微,此時行業正處于萌芽階段;2017年開始出現增長,其中2017年末和2018年年初出現大幅度增長,這時處于探索期。隨著政策利好和大量資本涌入,目前處于啟動階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