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I無處不在
移動產業處理器接口(MIPI)幾乎無處不在。每次參加會議,我都會看到人們佩戴或者使用MIPI,而我自己就至少有六個,妻子有三個,孩子們每人也都有一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8/388049.htm根據MIPI聯盟的數據,2012年,至少有30億個MIPI在市場上流通,而到2017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70億。MIPI聯盟的成立旨在統一并規范各種MIPI接口,從而使相機、筆記本、平板、無線設備、內存卡以及各種輸入/輸出設備之間可以實現可靠且一致的通信。
雖然一直以來我都知道MIPI(發音像yippee,但是y處的音發的是m)集成電路的“存在”,但在與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高速數字項目經理Shamree Howard女士進行交談前,我從未真正注意過MIPI集成電路的數目或面臨的挑戰性。在交談過程中,Howard女士提及今天會有一場在線研討會,闡明MIPI M-PHY接收機物理層的測試難題。
你可能會認為現在的移動設備如此之多,有關MIPI應用和測試的各種謎團應該都已經解開了。但事實上,移動設備一直處在發展變化中,其性能、尺寸和功率標準也在不斷地被推進和優化。就此,Howard表示,隨著MIPI數據速率超過5Gbit/s,并朝著5.8Gbit/s邁進甚至超越這一數字時,越來越多的工程師必然會將精力放在接收機測試上。
Howard表示:“對許多工程師來說,接收機測試在以往并不是一個必需的步驟,但如今,這一切都使測試變得更為棘手,尤其是隨著相機、內存和顯示器等MIPI接口的速率不斷提升。”這其中出現的問題包括解析各個協議的抖動要求,是PCIe、DisplayPort、USB,還是UFS協議,以及如何進行錯誤計數。
Agilent應用工程師Russ McHugh表示:“錯誤計數是由位于M-PHY物理層之上的協議層控制的。控制方法有很多種,具體要看協議類型和設計人員的選擇。”
協議和副標準的多樣性使得MIPI PHY測試變得十分棘手。Howard曾在DesignCon Community網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MIPI D-PHY和M-PHY接口與縮寫字母大雜燴》的文章,嘗試解讀了協議繁復的多樣性以及這些協議與PHY物理層之間的關系。該文章有助于全面了解MIPI PHY,但對于眾多想理解如何在高速M-PHY層進行測試的工程師們來說,卻沒有太多的實質意義。為此,Michael Fleischer-Reumann制作了時長1小時的簡短課程,該課程名為“闡明MIPI M-PHY接收機物理層的測試難題”,解讀了D-PHY和M-PHY物理層之間的區別及其各種修訂版本(速率可高達12Gbit/s),并且幫助人們了解解決克服物理層的測試難題,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助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