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兆芯:國產芯片生態為重,自主可控不只是芯片

兆芯:國產芯片生態為重,自主可控不只是芯片

作者:王金旺 時間:2018-07-23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長久以來,國內半導體市場始終面臨著自給率嚴重不足的問題,尤其國產通用CPU,包括服務器、個人電腦、工業應用領域在內的國產核心集成電路市場占有率幾乎為零。為了打破這一局面,逐步實現自主可控,自主創新就成了必由之路。本刊編輯采訪了上海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勇博士,就當下國內集成電路市場發展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7/389346.htm

對標國際標準

作為國內知名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同時掌握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及芯片組三大核心技術,其自主研發的國產解決方案包括開先和開勝兩大系列,開先系列面向桌面整機(包括各類臺式機、筆記本)、嵌入式產品,開勝系列則面向服務器產品。

談到解決方案整體性能時,羅勇博士表示,兆芯處理器的整體性能已經能夠對標國際主流標準,以ZX-C系列CPU及KX-5000為例,已經可以對標Intel第六代i3處理器,主機頻率可以達到2GHz,對于日常辦公應用、4K解碼,甚至運行使命召喚、古墓麗影等主流3D游戲已經毫無壓力。而考慮到3GHz頻率已經開始成為主流,兆芯又跟進了最新的KX-6000系列,其整機性能對標Intel的i5系列處理器,包括跑現在最火的(也是對計算機性能要求很高的)“吃雞”游戲,仍可 流暢運行。

表1 芯片性能對比圖

在集成電路,尤其是處理器芯片方面,要真正解讀一項技術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避免出現系統漏洞、安全問題,或在出現安全問題時及時查出原因并修復。兆芯用6年時間研發了ZX-C和KX-5000兩代處理器,從而完全解讀了x86系統架構及相應技術。

兆芯設計ZX-C系列用了4年時間,羅勇博士坦然表示,設計出的處理器雖然在功耗和面積上控制得很好,單核性能提升了20%,多核性能提升了兩倍,但是并沒有達到預期,同時發現在設計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因而進一步研發了KX-5000系列。這一代芯片又將單核做了大幅度修改,同時將多核全部引入,打通了I/O頻率,從而達到現在能夠對標Intel第六代i3處理器的性能,從而滿足日常辦公、大型游戲等應用需求。

自主可控不該只考慮芯片架構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系統漏洞問題及中美貿易戰的出現,自主可控再一次成為國家發展規劃中的關鍵詞。羅勇博士告訴記者,兆芯選擇基于x86研發自己的微架構是考慮到x86架構擁有成熟的系統生態,而且不存在核與授權的問題。相比于海光的系統架構,兆芯系統架構在演進、升級等方面是完全自主的,不存在授權問題。

近兩年的網絡漏洞其實是芯片組中出現的問題。兆芯擁有完全自主的GPU和芯片組,從而能夠很好地規避這一問題。現在兆芯的GPU是集成在CPU芯片中的,即集成顯卡。羅勇博士稱,將來隨著國產GPU需求不斷擴大,也可能將GPU獨立來做。但是芯片組一直是獨立的,例如開先ZX-C系列處理器配合自主研發的ZX-100S芯片組,而開先KX-5000系列處理器和后續產品都會采用SoC架構,將芯片組功能與CPU核心等整合到一顆芯片上,可選擇性配合ZX-200 IO拓展芯片,滿足多樣化外設接口需求。

從下到上依次為:ZX-C、KX-5000、KX-6000

另外,在軍工領域,尤其是軍用裝備上對國產化剛需很強,即使用10顆國產芯片去替代3顆Intel芯片,也是必須的。在這樣嵌入式及特殊垂直行業兆芯雖然相對起步較晚,但是逐漸有更多產品出現并取代國外芯片。

談到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羅勇博士不無擔心,其實就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來講,國內往往過度強調生產、架構,但卻忽略了設計工藝和設計工具(EDA)。還存在很多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技術并沒有達到,可靠性、穩定性及生態兼容性問題仍有待改進;第二,設計工藝方面,TSMC及華虹宏力雖然給國產芯片解決了一定問題,但是仍難以對標國際高端能力;第三,EDA方面,到目前為止,最大三家公司——Synopsis、Cadence、MentorGraphics都是美國公司,國內還沒有一個大型整體的設計工具。

兼容性

x86最大的優勢在于生態兼容上。國內現在很多系統芯片做得確實很好,但是由于用戶大量的應用是基于Windows系統的,而國產芯片并不兼容,帶來無法推廣的問題。羅勇博士談到,市場生態是慢慢積累下來的,Intel和微軟用40年做的生態,沒有一家芯片廠商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其替代。我們更應該尊重原有生態,并基于此開發自己的產品。

兆芯設計的處理器到目前為止針對國內桌面應用,在單核、多核性能上已經表現很好,整機性能可以對標Intel的i3和i5處理器,基本可以滿足桌面的主流應用。由于現在絕大部分軟件生態都是建立在x86架構的Windows系統基礎上的,因而兆芯處理器可以很好地兼容其配套的外設、軟件及驅動。

借助新興領域,直面國際競爭

隨著新興技術的不斷興起,羅勇博士表示,兆芯現在關注下一代的規劃,包括AI、邊緣計算、異構計算等。因為這些市場本身剛剛起步,Intel也只是領先兩三年,不像云存儲、處理器領域領先二十年,你得一步一步追。

對于這些新興領域,我們更有希望做出性能相近,針對中國市場有更多差異化的東西,我們做國產芯片遲早要到市場直面國際競爭,而這些新興領域就是我們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兆芯下一代芯片一定不只是在桌面性能提升、容量擴大,也包括針對這些新興領域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 兆芯 x86 產業生態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