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署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 工業富聯再迎新機遇
工業互聯網平臺熱浪卷起,近日工信部再次發文,力挺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到2020年,遴選10家左右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跨行業跨領域平臺拓展國際市場。有分析指出,目前在生產流程最多、工藝最精密的為消費電子領域,最先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掌握在富士康手中。在制造層面擁有行業尖端核心技術的工業富聯,正在運用工業互聯網平臺,結合云、移、物、大、智、網的應用引領中國智造新標準和新規則的制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7/389307.htm致力一站式智能工廠服務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自2015年開始,工業富聯就開始研發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即BEACON平臺,并于2016年1月正式將BEACON平臺應用到了自身的生產流程當中,已陸續在各制造基地引進。目前,BEACON平臺的應用范圍相當廣泛,是集設計、制造、銷售以及全產業鏈解決方案于一體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自設計與零組件、SMT、智能制造、智能測試及出貨至終端客戶的一整套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現智能化工廠的快速部署。
BEACON平臺已經將海量設備連接至邊緣計算及云端,應用到表面貼裝、數控加工、機器人、組裝測試、環境數據采集等場景,目標是覆蓋全行業數據采集。此外,BEACON平臺還同時使用機器人+傳感器的模式,開發出機器人AI的自感知、自診斷、自修復、自優化、自適應功能,從而提高產品良率降低成本浪費。
工業富聯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智能工廠服務,在制造云方面,工業富聯利用工業互聯網打造符合智能制造的專業云平臺;在大數據領域,工業大數據對接智能制造以建立起專家系統等數據應用平臺;在智能應用方面,工業富聯創造出具有經濟價值的智能應用和系統;在Io TaaS方面,工業富聯以先進的M2M傳感技術結合移動物聯網,打造工業互聯網架構的基礎。工業富聯正通過“云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的技術整合,并結合人工智能從數據感知、影像辨識、預測模型、深度學習等工具,達成智能工業互聯網的應用。
四大子平臺+多個工業服務應用
BEACON是以物聯網平臺數據采集為基礎,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四大子平臺(物聯網平臺、智能數據平臺、智能制造平臺、影像大數據平臺)與多個服務應用(產品技術管理應用、生產制造應用、安全管理應用等)。同時,打造跨邊緣層、IaaS層、PaaS層和SaaS層的應用體系,連通設備層、車間層、企業層,智能輔助生產者、管理者與決策者。通過平臺開放共享,打造生態鏈,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效率、安全可靠的智能制造服務。
物聯網平臺:物聯網平臺EdgeConnect為企業提供資源接入管理,數據采集的有效解決方案。客戶通過EdgeConnect高效、安全的將海量設備連接至云端,并在云端進行設備管理、數據存儲,并結合云端其它工具對數據做進一步處理,如大數據分析與可視化展現。
影像智能平臺:提供實時監控及轉流服務,影像錄制、存儲、回放服務,人臉識別服務,機器視覺及影像辨識服務(條形碼檢測、附件包檢測、零件辨識、零件檢測)將影像流接入到影像平臺,進行海量影像大數據的分析與建模,讓用戶可根據所選擇的服務類型,輸出符合期望的結果。
智能數據平臺:以建立可控、可管的資料統一接口,讓數據在系統之間流通使用,并讓各系統的計算與儲存資源可以彼此共享。智能數據平臺提供“中間件”,鏈接不同的資料庫并提供資料輸出接口,減少拿取資料的開發成本。存儲方面以自定義資料引擎存儲數據,減輕現有系統負擔,極大地提高了資料使用效能。
智能制造平臺:針對產品全生命周期進行控制與優化的應用匯總集成,其中既包括直接同實時生產數據相關的MES應用,也包括監控設備運行狀態的SCADA應用,這些應用通過記錄生產數據的每一步變化來實現生產車間可視化。運用BigData與AI技術對數據進行建模來優化生產過程,做到提質增效、降本減存。滿足用戶各個階段的需求,把生產數據變成無形價值并形成一張不可見的數據交互網絡,從數字化提升為智能化。
目前,工業富聯正面向企業外部進行價值鏈的延展,建立一個廣泛的工業智能制造互聯網平臺。未來,工業富聯的目標是匯聚合作企業、產品、用戶的資源,建立和運營開放的生態系統平臺,實現工業互聯網平臺化運營服務的新業態。
未來,富士康還將繼續投資8K+5G技術、超高效運算中心、建立富士康云、投入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開發,透過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作為智慧工業互聯網的基礎支撐,建構一個面向全產業價值鏈的智慧應用體系,進而實現“實體經濟+互聯網”的智能工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