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十九年專注“硬科技” 中國紅外芯走向全世界

十九年專注“硬科技” 中國紅外芯走向全世界

作者: 時間:2018-07-15 來源:微迷網 收藏

  開欄的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7/383294.htm

  201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民營企業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參與者以及受益者,對改革開放40年來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截至2017年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達2726.3萬家,個體工商戶6579.3萬戶,注冊資本超過165萬億元,民營經濟對國家財政收入的貢獻占比超過50%;GDP、固定資產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占比均超過60%;技術創新和新產品占比超過70%;吸納城鎮就業超過了80%;對新增就業貢獻的占比超過90%。同時,民營企業家們響應黨的號召,積極參與光彩事業,投身精準扶貧,為社會的和諧發展也貢獻了重要力量。

  跨入新時代,對理想信念最好的銘記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改革開放最好的紀念就是更全面、更深刻地推進改革開放。從今天開始,本報將陸續推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民營經濟調查”系列報道,宣傳一批民營企業在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參與國家經濟建設、大力轉型升級、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典型事跡。我們期待,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能進一步樹立“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提振發展信心,保持穩定發展,為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在改革開放的新進程中再立新功。

  十九年前,他自砸鐵飯碗,趁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大膽下海創業。彼時,他創業并不僅僅為了賺錢,更多的是一份情懷和不服輸的天性;十九年后,他從零起步創辦的這家武漢企業蜚聲于世,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

  他,就是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德紅外”)創始人、董事長黃立。高德紅外的每一步,都鐫刻上了黃立的印記。

  “作為民營企業家,保持專注很重要。政府給了我們很多政策,包括地皮,但是我從未用于其他,多年來只干一件事——紅外技術。”近20年來,黃立帶領著團隊,專注于紅外技術在民用、軍用領域的研發與應用,創造了一個個奇跡。

  與時俱進:

  從紅外裝備到尖端導彈

  6月的武漢,微風習習。三環線邊上著名的中國光谷腹地,占地200余畝的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這里。沒有想象中的喧囂,其神秘卻能從大樓分布圖中管窺一斑:探測器研發中心、導彈研究院、紅外光學中心……

  在正式采訪創始人黃立之前,記者參觀了公司產品展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臺類似電視機屏幕的機器掛在展館入口處,從它前面經過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從屏幕上看到你的溫度影像。哪怕透過一本書,手掌印仍然清晰可見。這就是高德紅外熱成像儀。正是這項技術,成為公司起步發展的“獨門秘笈”。

  “改革開放,讓我有了實現夢想的機會。”戴著眼鏡、穿著一身簡單白T恤運動褲的黃立看起來,更像一位儒雅學者。

  黃立出生在軍人家庭,從小對機械感興趣的他,上小學時就自己動手設計汽動船,這也埋下了他日后技術研發的種子。

  從華中科技大學最好的專業電信專業畢業,成績優異的黃立先是在電力研究院工作了12年,在這期間,獲得過20多個科研獎勵。

  時間回溯到1999年。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一大撥知識分子下海,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科技人員兼職、下海。

  “在我看來,改革開放點燃了創新之路。”黃立坦言,其實那時候在電力系統日子過得還不錯,工作穩定待遇也好,自己也成長為中層干部,“我創業不單純為賺錢,就是想做點更有價值的事情”。

  揣著工作12年所有的積蓄30萬元,單槍匹馬招了十來個人,黃立開始創業。由于專業原因,還是干他熟悉的老本行,以紅外技術為主,建廠研發銷售紅外設備。

  創業唯艱,但黃立看準了的方向,就會堅持走下去。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讓高德紅外“一戰成名”。

  “2003年非典期間,我們的產品供不應求。”黃立說,公司的智能型紅外自動搜索測溫系統,具有對大范圍人群的自動搜索與預警功能,當時很多機場、碼頭、火車站等重點區域都配備了這一系統,為建立疫情檢測網絡起到了重要作用,成功狙擊了疫情。

  一炮打響的高德紅外,又將目光瞄準了軍工領域。一些武器裝備配上紅外技術后,能精確地在夜間環境下捕捉到地面十幾公里、空中上百公里的目標。

  “這個領域大有可為。全球每年軍用紅外產品采購量都非常大,但該市場長期被美國、法國等少數軍工企業壟斷。如果公司的技術能應用在軍事領域,不僅能提高我們的戰斗能力,對企業自身來說更是不可多得的機遇。”黃立敏銳地捕捉到這個巨大的商機。

  “當時,高德紅外從軍品出口做起,研制出多款適合外軍用的紅外裝備,參與國際競標。”談及“參軍”往事,黃立歷歷在目。

  不過,談起技術,根本難不倒多年來潛心科研的高德紅外,黃立自豪地說,“我們的軍品參與國際競標多次獲第一,從而為打開海外市場,并進入國內軍工領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過硬的技術和多年從事軍貿獲得的軍品研制經驗,2004年起,高德紅外參與國家軍品研制,踐行著刻在公司門口的誓言——“攀紅外科技巔峰,鑄中華國防利劍”。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紅外芯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