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Apollo平臺,能否支撐國內智能駕駛實現彎道超車?
現如今汽車的智能化已經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所在,其最高形態無人駕駛已成為各個企業不遺余力奮斗的目標,智能駕駛是未來解決交通擁堵的重要技術,提高了交通運輸效率,緩解了汽車造成的環境污染,更能對危險情況作出及時反應,有效減少在出行途中因人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6/382127.htm根據近期速途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Q1國內智能駕駛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2017年我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681億,雖然起步較晚,好在后期不斷加大投資與研發力度,現在智能化水平正逐步追平歐美國家,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這其中又以百度Apollo技術最為奪目。
自2013年起,百度的無人車項目開始起步,經過幾年的耕耘,到了2015年其技術已趨于成熟,并于同年12月份完成在北京高速公路的全自動駕駛測試。
2017年4月份,百度發布了名為“Apollo”的新計劃,旨在建立一個以合作為中心的生態體系,發揮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促進智能駕駛的發展。Apollo計劃將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件平臺,用于幫助合作伙伴結合車輛和硬件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屬于自己的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
截至目前,加入百度Apollo生態聯盟的成員已經超過100所,包括諸如奇瑞、北汽、本田、比亞迪等眾多的車企以及像清華、北航等相關的科研機構所。當然,研究無人駕駛技術的企業不在少數,像谷歌、特斯拉等企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對于開放平臺,共享自動駕駛技術在業界尚屬于首次,對此百度方面表示是為了建立智能駕駛平臺的“操作系統”,與車企成為合作者而不是競爭者,希望用Apollo平臺整合所有汽車廠商的數據,應用在更多的場景,訓練出更強的能力,產出更多的數據,用數據加算法創造出最優路徑。簡而言之,Apollo計劃的核心是依托百度的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汽車行業。
智能駕駛百度已走在前列
事實上,百度在無人駕駛方面的研發已經處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時也是科技部公布的首批國家智能創新平臺之一。在2018年4月,百度Apollo開放平臺正式發布了Apollo2.5版本,支持限定區域視覺高速自動駕駛。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利用Apollo2.5快速實現高速公路場景下重型卡車的自動駕駛。
速途研究院《2018年Q1國內智能駕駛行業研究報告》中提到,國內的智能駕駛起步較晚,在L2和L3階段均落后于歐美國家,但在L4階段大有追趕之勢,這其中很關鍵的作用點就是以百度為首的眾多企業的大量資金投入以及以技術為先核心理念。
前不久美國市場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發布自動駕駛企業排行榜,百度成為連續兩年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并且在世界排名中大幅度上升,演繹了自動駕駛領域的“中國速度”。
顯而易見,Apollo開放平臺開創了無人駕駛的新商業模式,沒有采用技術封閉,而是共享資源以及無人駕駛的技術,為車企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與機遇,在合作中產生共贏。末后,也希望在無人駕駛領域中,我國能憑借Apollo技術實現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彎道超車,成為無人駕駛的領航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