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5G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絡

5G是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絡

作者: 時間:2018-06-25 來源:飛象網 收藏

  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重塑著我們的生活,也重塑著商業生態價值鏈。互聯網思維影響著產品設計邏輯、服務提供方式,以用戶為中心成為全行業的共識,體驗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移動通信歷經2G普及、3G發展和4G繁榮,從語音、文字到圖片、視頻,不斷提供新的信息交互方式,但由于流量激增,用戶體驗有所下降,實際業務體驗常常不能令人滿意:有時候要到窗口才能打通電話(基站邊緣弱覆蓋);在黃金周旅游景點刷不開朋友圈(動態人流密集,造成流量擁塞);手機信號很好卻網速很慢(密集城區的信號干擾);追劇流暢,但視頻通話卻延遲卡頓(沒有業務感知和差異化保障)。這些現象很多是受到覆蓋不能靈活調整和網絡架構剛性的限制,用戶發起的業務被網絡狀況制約,而不是網絡資源適應用戶業務的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6/382091.htm

  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網絡,正是從標準制定到技術實現致力于達到的目標之一。面向當前覆蓋不均衡、動態局部熱點、站間干擾、業務不感知等問題和挑戰,網絡在空口的資源調度、多站點的協同、業務分級保障和端到端網絡切片等方面進行了革命性的改變,圍繞以用戶為中心進行網絡資源的動態配置:

  Massive 實現面向用戶的無線覆蓋動態調整

  傳統無線網絡覆蓋強弱相對固定,只有增加站點和天線調整后進行改變,很難動態調整。網絡采用Massive 多天線技術,是提高頻譜效率最有效的方式,同時可以使信號能量更集中,方向更精準,類似雷達的天線陣列,形成多個指向性好的波束。無線信號根據業務發生地點進行動態的調整,改善站點邊緣區域覆蓋和提升業務集中區域容量,站點下的信號強度不再是固定不變,而是隨著用戶熱點、價值用戶而實時調整,也就是“網隨人動”。Massive 天線收發單元越多,形成的波束就越多,信號能量更集中,動態調整效果就更好。目前的工程技術已有效支撐64收64發天線的部署,波束在水平和垂直兩個維度自由調整,不僅能完成針對地面目標的波束調整,也可以針對高層建筑、甚至低空無人機的業務需求進行動態調整。日前,中國電信與華為公司合作在5G深圳試驗網進行了國內首個5G無人機的試飛,初步驗證了Massive MIMO多天線對低空目標的覆蓋和業務保障效果,并將圍繞以用戶業務為中心,進行基于AI的無線資源動態配置驗證。

  UCNC多站協同實現基于用戶業務的站點資源動態整合

  傳統無線網絡同一時間只有一個基站為發起業務的用戶服務,其他站點的信號就成為干擾,用戶周邊的資源不能有效協同整合起來為業務服務。5G網絡UCNC(User Centric No Cell)技術,打破這種業務與站點綁定的模式,聯合優選多個基站鏈路適配用戶業務體驗,提升有用信號,降低信號衰落和干擾。UCNC的核心思想是“user centric”,即以用戶為中心分配資源,避免由于不同小區PCI導致數據和控制信號的碰撞,打造以用戶為中心、小區邊緣零感知的網絡。

  網絡切片實現面向用戶業務的差異化保障機制

  傳統網絡對業務和用戶的感知不充分,網絡架構相對剛性,不能隨著業務的不同靈活配置相應的資源和保障機制。5G面向萬物互聯,業務種類變得更加豐富,僵化的一張網顯然不能滿足要求。需要將傳統的網絡基礎平臺進行云化,形成共享資源池;將網絡功能進行了模塊化,形成可靈活重構的組件;將網絡架構進行分布化,形成滿足低時延、大并發業務的能力。5G網絡切片技術基于對用戶業務的感知,通過統一的管理與編排對網絡資源進行配置與調度,將網絡功能重構和靈活部署,從用戶業務的維度來組織網絡資源,形成端到端的5G網絡切片,提供業務場景所需的虛擬專用資源。今年初,中國電信、國家電網、華為公司共同發布《5G網絡切片使能智能電網》產業報告。首次從5G行業應用視角出發,闡釋了智能電網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進行5G網絡切片方案分析,探索以用戶為中心實現差異化業務保障機制。在6月7日由工信部指導、信息通信研究院和IMT2020(5G)推進組主辦的“綻放杯”5G應用大賽中,獲取最佳5G應用一等獎。

  面向5G應用場景如何配置利用好網絡資源,以用戶為中心保障業務體驗,成為5G研究和實踐的重點。充分發揮5G優勢,低成本、高效建網,在保證業務能力和用戶感知的基礎上,實現網絡投資與價值最大化。



關鍵詞: 5G MIMO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