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濟院士:新一代智能制造將引領和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
5月16日,2018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隆重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第一場主論壇上以《新一代智能制造》為題做了主題演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5/380019.htm

周濟院士說:“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抓手,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是中國制造2025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
周濟院士認為,智能制造是一個大概念、一個不斷演進的大系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貫穿于產品制造服務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智能制造的三種基本方式為:數字化制造、數字化網絡化制造或者“互聯網+制造”、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或者新一代智能制造。
“這三個基本方式各有特點和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體現在先進制造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的階段性上,三個基本方式又在技術上相互交織、迭代升級,體現著智能制造發展的融合性。”周濟院士說。
對于智能制造在中國的發展,周濟院士認為,我國應該發揮后發優勢,采取三個基本方式并行推進、融合發展的路線,走一條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并行推進的智能制造創新之路。
在演講中,周濟院士強調,新一代智能制造將引領和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一方面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強烈需求,制造業急需一場革命性的產業升級;另一方面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
周濟院士表示:“新世紀以來,移動互聯、超級計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飛速發展,并且極其迅速地普及應用,形成了群體性跨越,而這些歷史性的技術進步集中匯聚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上。新一代人工智能具備了認知和學習的能力,具備了深層知識和更好地運用知識的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躍。”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成為了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周濟院士表示,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突破和廣泛應用將推動形成這次工業革命的高潮,引領真正意義上的工業4.0,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
智能產品和裝備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的主體。周濟院士說:“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入,使得產品和裝備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可以從智能手機和智能汽車的飛速發展,想象智能產品和裝備未來的發展前景。”
周濟院士認為,智能生產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的主線,智能工廠是智能生產的主要載體,追求的目標是生產過程的優化,大幅度地提升生產系統的性能功能質量和效益。重點發展方向是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融合,將使得生產線車間工廠發生革命性的大變革,企業將向著自學習、自適應、自控制的新一代智能工廠進軍,建成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工廠。
同時,周濟院士還表示,以智能服務為核心的產業模式變革,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的主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催生了產業模式的革命性轉變,產業模式將實現 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的根本性轉變。智能制造云和工業智聯網是支撐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統的基礎。隨著新一代通訊技術、網絡技術、云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智能制造云和工業智能網將實現質的飛躍,為新一代智能制造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變革提供發展的空間和可靠的保障。
周濟院士認為,未來20年是中國制造業實現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堅持并行推進融合發展的技術路線,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形成經濟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良性循環,實現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升級,跨越發展。”周濟院士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