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召回困局 特斯拉還值得中國造車新勢力學習嗎?
隨著新能源汽車普及程度的不斷擴大,全球范圍內所涉及的召回事件也開始呈現出日益高發的趨勢。根據權威統計,近5年來,新能源汽車召回事件主要涉及到的品牌車型有12個,召回車輛總數達到336892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5/379632.htm在涉及所有召回的新能源汽車中,特斯拉領銜的純電動汽車召回數量獨占鰲頭。統計顯示,自2014年1月-2018年4月,特斯拉ModelS有3次召回,合計召回數量高達24.2萬輛,成為召回車輛最多的新能源汽車廠商。

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新能源汽車召回的原因,主要問題涵蓋了以下方面:電池系統問題、電機熄火、剎車存在問題、油箱通風管布置不合理、安全氣囊問題、轉向助力問題、座椅支架問題、安全帶問題、冷卻風扇故障等等。
那么,為何是作為新能源汽車引領者的特斯拉頻頻站在召回事件的風口浪尖?這顆冉冉升起的電動汽車明星正遭遇哪些挑戰?
汽車召回是質量隱患還是對消費者負責?
實際上,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引領者,曾一度是純電動汽車銷量的冠軍。
作為特斯拉旗下首款大規模量產的的主力車型,Model S僅在2017年第四季度的全球銷量為15200輛,雖然跟傳統的燃油車相比,不到兩萬輛的銷量似乎有些微不足道,但這款車比新上市的Model X的銷量多了2080輛;而與屢屢遇到量產難題的Model 3的銷量相比,更是多了13650輛。
顯然,特斯拉羸弱的生產制造能力遠遠不能匹配強大的市場需求,想當年,Model 3剛剛推出的時候,預約訂單就超過了50萬,但時至今日,其月產能都沒能突破1萬輛。市場對特斯拉的看好和潛在的巨大需求推高了這顆汽車明星的股價,很難想象,上市不到10年的特斯拉,其總市值曾經超過美國車企“三巨頭”之一通用汽車的公司。然而,在沒有解決量產難題,如今有頻陷汽車召回的困境,馬斯克試圖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光榮”道路,如今正讓資本市場上那些做空特斯拉的勢力逐步接近成功。
最近這段時間,一直被譽為現實中的鋼鐵俠的馬斯克似乎有些流年不順。先是特斯拉Model X發生了交通事故致死事件,又在前不久因為Model S動力轉向系統存在故障而實施召回。這次召回的數量,在全球范圍內共計12.3萬輛,其中在中國內地市場涉及8898輛。伴隨著Model X大規模召回、Model 3生產進度放緩、車禍電池起火等負面新聞不斷,特斯拉的麻煩事一下子多了起來,股價也已經從301美元下跌至266美元,回到了一年前的水平。

主動召回汽車是特斯拉質量管控漏洞還是為消費者負責的表現?
雖然特斯拉屢次實施召回,被認為是生產制造不成熟的表現,但在特斯拉的粉絲看來,反而是對客戶一種負責任的體現。山東省一位沈姓車主就認為這是一種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他表示對特斯拉的質量仍然有信心。
對此,中國法學會消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郝慶豐也持同樣的看法。他認為特斯拉最近因為Model S的轉向裝置缺陷選擇召回,是未雨綢繆,或可提升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但特斯拉目前最關鍵的應是想辦法突破發展瓶頸。
毫無疑問,特斯拉的出現給原來死氣沉沉的造車行業注入了一股生機,盡管產品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目前來看,生產效率的底下仍然是馬斯克遇到最大的挑戰。面對源源不斷的訂單,特斯拉新車型的量產計劃卻一再延期。
過度的追求自動化,成為馬斯克遲遲不能大規模量產特斯拉Model3d 主要原因。馬斯克所說的創新和競爭優勢——他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廠中實行的幾乎完全自動化的工廠——正是特斯拉無法迅速擴張的原因。這些機器人并不能很快地把特斯拉寄予厚望的Model 3量產出來。整個自動化過程過于宏大、冒險和復雜無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