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服務平臺標準規范正式發布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單位航天云網天智公司牽頭提出的《智能制造服務平臺制造資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標準提案,經國際電工委員會工業過程測量控制與自動化技術委員會(IEC/TC65)投票,以92.9%的贊成率高票通過,成為國際上首個面向智能制造服務平臺的標準規范,國際標準號為IEC PAS 63178。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5/379474.htm

制造資源/能力接入是工業互聯網有效運作的前提,但目前各類工業云平臺制造資源/能力類型和接入手段存在差異,缺乏統一標準,導致企業內、企業間工業系統互聯的難度較大、成本較高。為解決這一難題,航天云網天智公司成立了國際標準項目團隊,啟動《智能制造服務平臺制造資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國際標準的研究,連續三年獲得 “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相關國際標準培育研究”集團標準化項目支持。基于項目研究經驗,航天云網天智公司提出了《智能制造服務平臺 制造資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標準提案,提案最終獲IEC批準,成為全球首個面向智能制造服務平臺的國際標準,并正式發布。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的重要支撐,是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焊接點。該標準的發布,標志著我國在智能制造服務平臺接入領域擁有了國際認可的自主核心技術,為全球異構工業云平臺提供了可參照的統一制造資源接入技術方案。同時也意味著航天科工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國際標準化進程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有力提升了我國在國際標準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2017年年底,中國機床工具行業云平臺正式上線,為行業人士打開了新的契機。工業互聯網(工業云平臺)能夠通過提供強大的數據傳輸、存儲和處理能力,幫助制造業企業對內收集和分析大量數據,對外實現制造資源共享和協同,進而促進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生產效率、創新商業模式,加快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本次標準提案的發布,將為我國智能制造的發展提供可操作性指引,同時將為航天科工航天云網打造可用好用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主平臺夯實基礎。
工業互聯網在未來的制造業發展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國內企業在為之努力,國家層面也日漸重視。日前在南寧市舉行的全國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工作座談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我國將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推動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向數據驅動型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轉變。他還說道,我國將從抓好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抓好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推廣、抓好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建設三方面入手,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
據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發布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工程實施指南,分期遴選一批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建設一批企業級平臺,實施工業設備上云“領跑者”計劃,帶動百萬工業企業“上云”。此外,還將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試點示范,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面向優勢產業、特定行業、具體場景,開展平臺應用的先行先試。
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有利于推動制造業沿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演進升級。無論是《智能制造服務平臺制造資源/能力接入集成要求》標準發布,還是工信部對于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大力支持,都預示著我國在這一領域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