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云服務市場,小廠商的出路在哪兒?

云服務市場,小廠商的出路在哪兒?

作者: 時間:2018-05-04 來源:鈦媒體 收藏
編者按:當云服務市場的價格戰打到“地板”上,且絲毫不見觸底反彈的跡象時;當越來越多的中小廠商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越來越難熬時;當連大廠商都打不起價格戰時……所有固有的認知都得重建,一切此前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近日,云服務市場發生了一個重磅事件,同為、互聯網數據服務等泛云市場的廠商—云端網絡、又拍云、帝聯網絡,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官方稱,三方的合作內容將覆蓋資本、底層資源、技術、產品、市場、品牌等各個層面,三方將共享優質資源,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服務質量,共同打造競爭合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5/379409.htm

  如果粗略一看的話,只會覺得和其它大部分廠商的戰略合作一樣,這只是三方一個務虛層面、象征意義的合作。但是,結合當下云服務市場的背景深入分析的話,就會發現三方不僅是戰略合作,更是在抱團取暖,因為“互聯網數據服務領域進入到了慘烈的非良性競爭的環境”。

  而且,可以預見這不是云服務市場中小廠商抱團的第一例,也不會是最后一例。后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廠商開始走抱團之路,以抵制惡意價格戰。

  按理說,不應該在別人“辦喜事”的時候說喪氣話,但是筆者認為難聽的真話很多時候比好聽的假話有用。雖然如今云服務市場的價格戰已經有觸底的跡象,但是仍舊看不到絲毫反彈的趨勢,中小廠商已然在殘酷的價格戰中苦苦支撐。不排除云端網絡、又拍云、帝聯網絡的抱團取暖是聞到了這種可怕的煎熬氣息。

  不過縱使如此,邦聯式的抱團取暖并沒有加和效應,并不能給每一個廠商的業績帶來實質性的改變,除了象征意義外,互給信心、互相打氣、互相安慰,或是彼此間合作最大的效用。

  無論哪個行業,小廠商的出路無非三條

  和很多其他行業不一樣,云服務市場當前面臨的問題不是市場瓶頸的問題。根據Gartner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公共云服務市場將增長21.4%達1864億美元。可以說,市場足夠大,增速也可觀。

  云服務市場如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資金問題,一方面是可用資金少,市場很難再大規模燒錢了;另外一方面是融資變得越來越難。而且這種問題基本是全行業的普遍問題,不管是大型廠商、中型廠商,還是小型廠商。

  先說大型廠商。原本財大氣粗的他們,也不敢再輕易降價了,這方面最典型的是阿里云。作為中國云服務市場的老大,阿里云曾經在云服務市場里的各個鏈條里,大肆揮舞價格屠刀。甚至,出現過一年時間降價多達六次之多的時候。只不過今年以來阿里云在云服務市場,比如領域,最近兩次的云棲大會都沒再提降價的事了。

  要知道,此前阿里云公布了2017年Q3季度財報,財報顯示,Q3季度營收35.99億,同比增長104%。如此靚麗的業績,后續卻不怎么再降價了,有幾種可能:一是價格確實基本到底了,沒有啥降價的空間了;二是阿里云認為現在的價格就足以把中小型廠商耗死,沒有必要再費彈藥;三是阿里云自身雖然營收不錯,但是也并非盈利的狀態,自己在內外部也承受著巨大的盈利壓力。不管怎么說,用“地主家里也沒有余糧”來形容是合適的。

  再說中型廠商。這里不妨以金山云為例子。表面上看,最近金山云在不到50天的時間里,獲得了7.2億美元的高額融資,公司投后估值接近24億美元,前景可謂一派向好。但是,從金山軟件的財報等數據上看,金山云2017年四個季度的營收,分別為2.68億元、3.04億元、3.58億元、4.019億元,Q2Q3Q4三個季度的環比增長率卻分別是13.4%、11.8%、11.2%,可見其環比增長率是在不斷下降的。比營收環比增速下降更為嚴峻的是虧損。按照金山云的公告等資料,2017年前三個季度,營收9個多億,虧損就達6億元;全年營收13億多,虧損額估計會達到7到8億元。

  類似金山云這樣的中等云服務廠商,不斷的找錢融資,一輪輪融資表面無比風光,內心其實煎熬得要死。因為,出現了營收“規模不效應”的問題,“融資越多、營收越多,虧得越多”的“三多”困難,短時間內看起來是難有完美答案的。

  其實,阿里云財大氣粗,金山云能夠找到錢,都還算好的。最悲慘的要屬其他中小型尤其是小型、初創廠商,一方面價格戰的壓力難以承受,另一方面融資變得異常困難。在去年上半年的時候,資本市場還風風火火,包括青云、UCloud、華云、EasyStack、駐云科技、SpeedyCloud迅達云、BoCloud博云、數人云、Hyper、數夢工場、北森云等等都完成了不同輪次的融資。但是,從下半年至今,融資的廠商、筆數、金額,就急劇減少,大家都處于“錢荒”之中。時至今日,去年上半年的融資盛景,放在當下來看,或許是云服務資本市場的回光返照。

  面對嚴峻的行情,極度缺錢的小廠商,出路在哪里?其實,出路無外乎三條:

  一是,伺機被巨頭收購。這是最好的結局,但是沒有過人的產品和技術優勢,巨頭可能沒有收購的動力,因為對巨頭而言基本都是全棧通吃的,收購小廠商既沒有補齊短板的作用,也沒有多少增加實力的意義。

  二是,或縮衣節食,或趕緊繼續找融資。在價格戰的大環境里,縮衣節食無疑也會讓業務收縮,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題;而找融資除了運氣之外,更需要等待整個云服務資本市場行情的變暖。

  三是,抱團取暖。云端網絡、又拍云、帝聯網絡抱團取暖,這是比較現實、比較可行的一條路,只不過缺錢的廠商抱團取暖,還是一樣缺錢,這跟窮親戚抱在一起仍舊是一堆窮親戚一樣。在商業世界里,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云計算 CDN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