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之后,美國突然對華為發難,誰助長了它的囂張氣焰?
4月25日夜,一則消息讓中美貿易戰之間的局勢愈加劍拔弩張!據“人民日報客戶端”等多家媒體報道,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公司是否違反向伊朗禁運的有關制裁措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4/379096.htm
平地起驚雷!
這是來自《華爾街日報》的消息,目前不清楚司法部調查的進展以及當局的具體指控,另外華為發言人拒絕向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
眾所周知,此前美國已經以違反對伊朗制裁措施為理由,宣布封殺中興通訊,要求在未來7年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
有中興通訊事件在前,華為這次顯然也是美國“雞蛋里挑骨頭”,弄的不好,會遭遇中興通訊一樣的結局。
華為同中興一樣,在很多關鍵的技術上都很依賴美國企業,比如手機系統。毫不夸張的說,如果美國對中興通訊的制裁全面落實,中興將會直接猝死;如果美國對華為采取同樣的措施,華為也在劫難逃。

雖然華為有著自己的芯片,但是只能解決部分問題,要知道國產芯片即使是自己設計的,生產過程中也要用到美國的技術,甚至連設計芯片的軟件也是美國的,如果美國把這些都禁止之后,華為還能干什么呢?
這就是中國的弱點所在。不是在一兩個關鍵點上落后,而是體系、標準上的全面落后。
那美國為什么突然對華為發難?
不難想到,美國是想“以打促談”,為即將到來的中美談判增加籌碼。未來幾天,美國財政部長和貿易代表將到北京來談判,4月25日中國商務部已經表態歡迎。在這個關鍵時刻,美國媒體透露出“調查華為”的信息,顯然是打心理戰,給中國施壓壓力,逼迫中國做較大的讓步。

華為2017年的銷售額超過6000億人民幣,整個企業18萬員工,平均年人收入接近70萬元人民幣。這樣一家龐大的企業,對中國來說舉足輕重。此外,華為和中興的研發能力,在中國企業里也是首屈一指的。
美國人深知華為、中興對中國的重要性。只有把華為、中興逼入絕境,才能在貿易戰上掌握主動權。分析中美貿易戰的最終走向,可以預見談判達成妥協,才是最理性的。
于中國而言,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一帶一路戰略需要推進,時代需要開啟,所以妥善解決貿易沖突是上策。如果雙方未達成貿易協議,面對特朗普的強硬措施,中方必然報復,一場史詩級的大戰就此打開。
特朗普在行動,中國也在綢繆
昨日,中國領導人在去武漢和莫迪會晤前,先去了宜昌,并考察了三峽工程,說了這樣一段意味深遠的話 :
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通過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試想當年建設三峽工程,如果都是靠引進,靠別人給予,我們哪會有今天的引領能力呢。
誠然,中國高科技企業要想擺脫受制于人的困境,只有靠自主研發,走出自己的一條成功之路,只有足夠強大才能不受制于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