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金立、魅族:危機下的自我救贖
當我們與2017輝煌業績揮手作別時,未曾預料到2018年僅四個月之內,三家國產手機廠商接連遭遇重重危機。他們分別是樂視、金立、魅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4/378859.htm
雖然三者產品各有千秋,市場定位的交集也不大,但它們均具備了一個共同點:都在國產手機市場中紅極一時,且危機都是從內部爆發的。首先是金立,是國內商務手機品牌的首批代表,卻因決策錯誤而欠下百億巨款。其次是魅族,曾摘取國產最具性價比“機皇”的殊榮,如今卻被裁員危機、高管內訌、員工斗毆等丑聞纏身。還有后起之秀樂視,不到兩年的時間沖進國產前十,緊隨金立、魅族之后;卻因業務版圖擴展過快而資金鏈斷裂。
人們都說,幸福的原因大都相同,而不幸的理由卻有千萬種。從這三家手機廠商起伏跌宕的成長歷程中,我們目睹了手機市場的火熱與殘酷。對此,我們不僅要探究其中經驗教訓,前車可鑒,更要反省自身的短板與不足,做到未雨綢繆,別讓過往成為發展的絆腳石。
樂視:二次救援 融資脫困
2016年11月,在新旗艦機剛發布兩個月后,樂視手機資金鏈緊張、拖欠供應商貨款相繼爆出。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倒下了,整個樂視集團陷入資金鏈斷裂危機。賈躍亭也沒閑著,開啟大刀闊斧的自救措施,包括融資借款、發布新品以穩軍心、出售物業、變賣股份、資產抵債等。但擴張過快下的資金缺口已經難以填補,“賈躍亭式”的自救功虧一簣。
為了保住樂視集團,孫宏斌接管樂視后便砍掉了一系列不良業務,包括樂視手機業務,集中精力挽救樂視網、超級電視、云平臺和樂視影業。出人意料的是,為樂視忙碌奔走了8個月的孫宏斌,在毫無征兆下辭去樂視職務,樂視再度陷入迷茫的境地。
“如今,我們已經迎來反轉:超級電視將全新起航。”從4月中旬新樂視智家的公開信中,我們嗅到了一絲新生的氣息。原來,出走樂視的孫宏斌并沒有放棄樂視,他放棄的是165億全部打了水漂的樂視網。在孫宏斌看來,二救樂視,必須轉向非上市部分的文娛和電視業務。因此,孫宏斌在辭職后低調地深入布局,在4月18日正式公布了新樂視智家30億增資方案。這次外部救援的金額,雖然連孫宏斌自掏腰包的零頭都不夠,但融資方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企業——騰訊、京東、蘇寧、TCL等。它們都是位于國內科技圈第一陣線的企業,投資新樂視智家不僅是施以援手,還是對樂視智慧家庭硬件的一次公開肯定。這對樂視集團來說,是無比珍貴的。

新樂視智家現有股東(圖片來源:樂視網)
自救與他救的雙重效果下,樂視或許已經踏上了正確的出路。因為新樂視智家的電視業務一直擁有研發實力、穩定銷量和良好口碑,以此為基底重新塑造樂視體系,是較為可行的。我們不妨大膽地猜想一下,當樂視電視重新回歸主流市場,并發展到一定程度,無論是重提樂視生態鏈還是另立門戶,樂視硬件業務也將會順勢復活,其中很極大可能包括了樂視手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