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K顯示即將引爆市場 電視產業鏈或掀變革
什么是高清?是2016年李安導演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那驚鴻一瞥連男主角毛孔都看得到的“4K、3D、120幀”這些讓普通觀眾聽起來不明覺厲的數據,還是退回到2008年,國內媒體首次實現了高清轉播?亦或是消費者在任何有屏幕的地方能夠毫不費力地看清晰圖像和文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4/378388.htm
2006年4月,國家信息產業部公布了數字高清電視機標準,包括能夠接受和輸出格式為1920×1080i的高清電視信號;圖像清晰度必須在垂直方向上大于或等于720線;寬高比為16:9;向下兼容標清電視、可以解碼數字電視的聲音等。
如果有高出1920×1080i的格式,你還會認為以上的場景是高清嗎? 8K分辨率概念一旦打響,從內容制作、傳輸到解碼、播放、顯示的產業生態或將掀起產業大變革。
8K將不可能的影響變成現實
對未來生活而言,8K分辨率將過去不可能實現的影像應用變為現實。數據采集是互聯網時代的關鍵,數據采集是8K生態的基礎,海量的影像大數據對科技的發展、場景的設計起到革命性的變化。
由于目前設備端的技術限制,普通消費者無福消受更高分辨率的高清。1080p不是最頂尖的畫質,在8K分辨率之前,Youtube已經率先推出了4096×2304分辨率的視頻模式,其四倍于1080p分辨率的總像素拉開了高清視頻的新紀元。
消費者熟知的電視4K分辨率即4096×2160的像素分辨率,它是2K投影機和高清電視分辨率的4倍,屬于超高清分辨率。目前進軍8K分辨率是實驗中的數字視頻標準,7680x4320解像度作為國際的8K超高畫質電視(SHV)標準,SHV作為超越現行數字電視的“超高精細影像系統”,由日本NHK多媒體公司從1995年開始研發。
8K分辨率的像素總量約為1080P(FHD)產品的16倍。除了細節“纖毫畢現”之外,8K圖像還能讓人感受到畫面層次,再現立體感。目前來看,8K從內容、傳輸、解碼、播放到顯示的過程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也是8K尚未引爆市場的主要原因。
富士康、京東方布局8K產業鏈
2018年4月9日-11日,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18)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鴻海(富士康)集團的副總裁陳振國博士在2018中國智能電視行業企業家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大尺寸、超高清是中國消費升級的大方向,8K超高清搭建生態的速度會超乎想象。

得益于強大的產業整合實力,在富士康攜手夏普之后,其成功打造了兩條8K生態的垂直整合鏈,以及兩條橫向整合鏈。第一條垂直整合是產業鏈的垂直整合,整個8K產業不只是有攝像機,內容制作,內容的編輯、內容的儲存、內容的傳輸,還有播放的設備、播放的載體等等這些都是產業。
在這兩條垂直整合下,富士康又搭建了兩條橫向整合,第一把8K用在11屏,從手機、NB、PC、電視機、電子白板、大屏幕、車聯網的屏幕等等,11屏載體的橫向整合;此外還有另一條橫向整合,即每條應用和內容,兩條的垂直整合,兩條的橫向整合,富士康攜手夏普打造了完整的8K生態。這8K生態可以應用在工作、教育、家庭社交、娛樂、安全、健康上、以及貿易和交通上,整個生態不只是B2C的消費者,也有B2B。
而在未來布局方面,夏普正在參與深圳鷺湖8K產業基地項目,整個產業基地將成為8K和5G研發中心和8K內容制播中心。事實證明,在富士康和夏普的推動下,8K生態正在快速完善中。

不僅是富士康,早在2013年,京東方就全球首發98英寸8K超高清顯示屏;2014年陸續出貨,并聯合NHK多媒體公司在全日本多地開展了30余次的8K攝影和播放演示巡回活動,成為了日本8K產業聯盟的創始會員;2015年,京東方又開發了110英寸8K顯示屏和82英寸8K顯示屏,這些產品獲得了很多國際獎項;2016年,京東方開發了全球最薄的65英寸8K顯示屏,2017年又推出了27英寸和75英寸8K產品。2018年,京東方還將實現75英寸120赫茲8K產品的量產。
京東方的模式與富士康不同,其致力于填補8K產業內容匱乏的短板,京東方的4K/8K影像服務云平臺提供了一個超高清內容的展示、分享、交易平臺,消費者在該平臺上選擇、購買的8K內容可通過云平臺發送到BOE 8K解碼播放器上,之后便可在8K 顯示終端上觀看成品。
由8K分辨率到顯示面板產業鏈的革新
產業鏈上,8K包括拍攝、制作、內容運營、編碼及傳輸、顯示等,生態鏈來看,內容拍攝、編碼和解碼、傳輸、顯示四大板塊。近幾年有不少公司進行8K攝像機的研究,NHK、日立、佳能等公司都展出了各自的8K攝像機,其中有一些8K攝像機已經實現商業化應用,但是目前8K攝像機商業化程度還非常有限。
在編解碼方面,8K需要無損的編碼和解碼技術,同時,為了保證后面的傳輸,還需要有一個更高壓縮效率的壓縮技術。例如2013年發布的H.265壓縮技術壓縮效率比H.264的提升了一倍以上,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8K內容的傳輸帶寬。目前,H.265技術的硬件開發主要集中在4K,適用于4K顯示技術,但是8K硬件還有待更多的開發。
在傳輸方面,8K有多種傳輸方案,例如,衛星傳輸、地面波、有線和互聯網等。8K信息傳輸最早用的是衛星傳輸,2013年,NHK進行8K衛星傳輸測試工作,并提出了SDK標準。而地面波方案通過使用OFDM技術在27公里內也實現了8K信息的無損傳輸。此外,有線傳輸方案通過多通道的綁定技術提出了DVB-C2標準,同樣可以實現8K信息的傳輸。
實際上,真正對8K應用產生巨大影響的是互聯網傳輸技術,特別是5G技術。作為入門級的8K電視,要保證每秒30幀以下畫面,傳輸帶寬至少要達到50兆以上;作為運營級別的8K電視,要保證每秒60幀畫面,傳輸帶寬需要達到100兆以上;如果8K電視畫面要更加完美,需要200兆~400兆的傳輸帶寬。而Akamai報告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平均寬帶速度為每秒7.2兆。
所以從傳輸的角度,如果要支持8K信息的傳輸還需要產業界更多的努力。但是5G是8K信息傳輸的另一個方案,完全可以支持8K的信息傳輸。據了解,5G技術發展非常快,2017年將完成測試,預計,到2020年將實現商用。
在顯示方面,8K需要符合BT2020標準的高品質顯示器件。根據BT2020標準要求,顯示終端最重要的是像素數要達到8K水平。此外,8K電視還有一個非常難的技術指標就是實現120Hz的刷新頻率。從各種技術方案來看,只有氧化物技術可以支持8K 120赫茲的產品。
小結
如果中國要在8K時代引領行業發展,需要盡快打通8K產業生態鏈。除了技術上進行革新,上下游企業的逐級打通8K產業鏈、最終實現8K商業化也是很有必要的。通過打通拍攝、制作、內容運營、編碼及傳輸、顯示等整個產業鏈,8K分辨率顯示產品完全代替市面上的產品指日可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