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投入百億 儀器設備為國門安全“把關”
儀器儀表產業是國家檢測標準的基礎設備,同時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長期以來,人們都知道儀器設備在工業、農業、電力、交通、科技、環保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事實上,儀器設備還在國防安全建設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2/375773.htm經濟全球化下,守護國門安全形勢危急
放眼全球,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的主旋律。維護世界和平,謀求合作共贏,促進共同發展成為現今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然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使得國際安全形勢呈現出新的特征。國家之間的合作在不斷發展,相互競爭、相互依賴同步加深,國家間的利益關系日益復雜化,矛盾與沖突一觸即發,時刻威脅國門安全。
另一方面,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實力和對外貿易都在快速發展。如今,我國已經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貨物進出口貿易大國。在貿易進出口總值大幅增長的同時,走私、犯罪等危害國門等問題也日益凸顯,引起國家高度重視。據悉,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元,增長14.2%。與此同時,全國海關立案偵辦3260起走私犯罪案件,創歷史新高。
總體而言,在全球化經濟大環境下,我國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巨大的挑戰。趨利避害,在抓住機遇求發展的同時,嚴守國門安全仍是我國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國門安全“把關”,儀器設備配置升級
儀器設備是守護國門安全的重要“利器”。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不斷提升,海關儀器設備加快創新研發,并積極配置升級,嚴守國門安全。據海關總署署長表示,過去5年,海關總署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海關裝備升級改造和配備力度不斷加大,共投入108.56億元配備H986、CT機、X光機、輻射探測設備等2156臺(套),加強國門防守。
筆者從中國采購網獲悉,僅2017年,海關總署便先后斥資數億及千萬元加快儀器設備配置。8月,海關總署就2017年輻射探測設備采購項目進行公開招標,共3339臺儀器總預算金額擬達2.3億元;同月,繼2.3億3339臺輻射探測儀器大單強襲之際,海關總署再度優化配置監測設備數量和種類,重磅斥資8530萬采購422臺手持式監管物項識別儀;9月,海關總署再投2133萬采購便攜式檢查設備。
在這一系列儀器設備采購下,新增的儀器設備給海關監管提供了精尖、系統的檢測設備供給,成為海關工作有效開展的強大后盾。
強化監管力度,提升海關科技應用是關鍵
如今,儀器設備已經在海關查驗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據悉,在青島港碼頭,利用最新配發的RSCAN 150180D型貨檢用X光機,對于查驗工作可謂“量體裁衣”;在啟盈國際快件中心,CT斷層掃描儀,可以實現三維成像,拉曼譜分析儀則根據不同元素形成的光譜不同的原理,通過激光一照射就可以分析出貨物的化學成分;在寧波海關隸屬北侖海關,使用儀器操作就能實時查看導入管上下左右的情況,對貨物的影響非常小。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被逐漸引入公眾的視野,各領域針對這一概念積極做出創新探索。在海關方面,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社交平臺技術等先進理念,推行科技創新應用。大膽探索互聯網時代下新的標準化海關政務、監管、服務的運作模式,以“互聯網+”的創新性思維加快推進“智慧海關”建設進程,成為新時代海關工作的前進方向。
未來,我國勢必還將大力提升海關科技應用水平,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加快推進智慧海關建設,統籌整合科技裝備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為我國國門安全守衛護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