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如何應對愈演愈烈的5G大戰?
在過去幾年間,通過聚焦與創新,中興通訊Pre5G系統成功實現規模商用,并在5G無線、核心網、承載、芯片等核心技術領域始終走在行業前沿,在5G領域占盡了先手。2018年,中興通訊準備如何面對愈演愈烈的5G大戰?
推動新技術應用,勇為5G先鋒
如今5G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的重點發展領域,為此不惜借助國家的力量進行持續投入。比如中國一直在積極布局、規模試驗,美國則率先建成了商用5G網絡,搶占先機;歐盟和英國也加快試驗,引領整個社會在5G占據先發優勢;日本和韓國則借助冬奧會等重大賽事契機,加快5G商用。
“毫無疑問,5G正在加速到來,并且未來會與4G協同發展。”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張建國認為。目前,5G R15 NSA標準已凍結,SA標準將于6月發布,5G標準和商用進展正在不斷提速。不過在5G部署早期,網絡覆蓋、終端都不夠健全,大量數據業務仍需4G承載。“即使到5G規模發展期,超高速和低時延接入由5G網絡提供,而4G網絡將保障5G回落以及4G用戶體驗。”張建國表示。
在4G市場上,2017年中興通訊Uni-RAN解決方案在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90個運營商規模商用;SDR基站全球累計出貨量350多萬臺,占4G全球基站發貨量五分之一,服務全球20億用戶。據張建國介紹,目前中興通訊已在全球獲得超過320個LTE/EPC商用合同,進入80%已投資4G網絡的國家。
有了卓越的4G市場基礎,中興通訊在5G技術應用方面也如魚得水,始終堅持5G先鋒策略,聚焦5G端到端解決方案,在標準制定、產品研發和商用驗證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Pre5G方面,中興在全球60多個國家部署了110多張Pre5G網絡;Massive MIMO已在中國移動、日本軟銀、奧地利和記等多個運營商規模部署;NB-IOT在中國電信、中國移動、Velcom等規模商用,與全球20多個運營商展開廣泛合作;全球部署了320多個NFV商用/實驗局。
在5G方面,中興通訊Sub6GHz商用進展全面領先,mmWave率先完成國內測試,同時與全球20多個運營商展開5G合作和測試。此外,中興通訊還聯合中移動、高通完成了全球首個異廠家IoDT,實現了全球首個電信級DevOps Builder分鐘級部署和秒級彈性。
由于表現出色,2017年中興通訊獲得了業界的高度評價。Gartner在2017年8月在報告中指出,中興通訊LTE/EPC產品繼2016年后,持續保持在“領導者”象限;Ovum在2017年10月發布的“5G商用部署思考”中指出,在大規模天線(Massive MIMO)技術、5G系列化基站、5G承載、回傳/前傳、5G核心網和終端等5G六大產品系列中,中興通訊是全球僅有的能提供完整5G端到端解決方案的兩個廠商之一,對整個5G網絡的需求有著更全面更立體的理解。此外,中興通訊還有三項提案進入了即將舉行的2018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Global Mobile Awards 2018短名單,這無疑是對中興通訊在5G方面最大的肯定。
“5G技術、商用、規模效益”三大領先
近年來,在打造“5G先鋒”的戰略指引下,中興通訊不斷加大對5G的投入,實現了“5G技術、商用、規模效益”三大領先。
2017財年,中興通訊研發投入規模達120億人民幣,超過4500人的團隊聚焦5G核心技術研發。“目前中興全球專利申請量連續7年前三,有3年名列第一。”張建國告訴記者。
中興通訊率先提出Massive MIMO將成為5G時代頻譜效率、容量和覆蓋大幅提升的關鍵技術,并最早攻克技術難關、將其運用于4G網絡,使得5G技術現網規模商用的時間大大提前,帶來了最高達8倍的頻譜效率提升。這不僅使運營商和用戶即時受益,還加速了Massive MIMO產業化進程和持續創新,為5G標準貢獻了諸多包含實測數據的技術提案。
為有效應對5G網絡海量接入需求,業內提出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NOMA)。中興通訊為此提出了MUSA候選方案,可以使系統在相同時頻資源下支持3-6倍的用戶接入數,做到真正免調度,極大降低了終端功耗。在中國5G國測第二階段的測試中,MUSA方案實現了9000萬連接數/MHz/小時,遠超ITU定義的指標。由于MUSA技術極具獨創性及領先性,中興作為第一起草人,在3GPP RAN1牽頭并通過了NOMA研究立項,引領業界標準推進。
中興通訊在5g芯片設計和開發方面也走在業界前沿。基于自研高性能矢量處理基帶芯片,中興通訊推出了業界集成度最高的NG BBU;基于高集成的數字中頻芯片,中興通訊推出業界最輕最小的5G AAU。在這些先進技術方案的支持下,中興5G基站在中國5G測試的一、二階段成績突出,不僅完成了“規定動作”,更率先完成了26GHz高頻的外場測試,空口性能表現優異。目前中興通訊已經攜5G全系列產品啟動了中國5G第三階段測試工作,并率先完成了設備入場及端到端業務調試。
在5G商用上,基于中興通訊多項5G創新,大批高端運營商選擇與中興通訊攜手探索前進。
目前中興通訊已經與中國移動開通了國內首個5G預商用基站,與日本軟銀開通了首個5G外場測試,為歐洲建設了首張5G預商用網絡。截至2017年,全球有20多家頂級運營商與中興通訊開展了5G合作,有意在第一時間推出商用5G服務的運營商也紛紛聯合中興通訊進行5G戰略合作及測試。比如Telefonica聯合中興完成了5G網絡架構和承載測試,雙方還準備進一步對5G端到端方案進行驗證;Orange計劃聯合中興通訊于2018年在歐洲進行多站點5G獨立組網架構測試;中國移動與中興通訊合作在廣州建設了最接近5G真實環境的實驗網絡,對5G連續組網進行驗證,并計劃在2018年將實驗網絡規模進一步擴大,覆蓋廣州絕大多數地區;中國電信在雄安、蘇州首批啟動的5G預商用測試中,選擇了中興通訊共同探索垂直行業的創新應用;中國聯通與中興通訊合作建設的首個5G NR新空口外場測試站點也完成了業務驗證,實現了單UE 2Gbps的峰值速率。
2017年11月,中興通訊又聯合高通、中國移動完成了全球首個基于3GPP R15標準的端到端系統測試,打通了產業鏈“任督二脈”,5G網絡的“超帶寬、零等待”能力被充分釋放。
目前,中興通訊已經具備了面向5G商用的系列化產品提供能力,包括覆蓋高低頻段5G系列化接入設備、多樣化5G承載方案、靈活高效的5G核心網等,為有志于在2019年規模商用部署5G的運營商做好了充分準備。截至目前,各國政府和運營商均已規劃在2020年規模商用5G,中國政府更是計劃在2020年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商用網絡。在中國龐大的市場支持下,中興5G系統產品將加快成熟并大幅提升規模優勢,為全球運營商提供最具競爭力的5G商用網絡,形成規模效益領先。
5G時代,TDD預計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中興通訊在TDD技術上積累深厚,擁有全系列、多場景、靈活部署的5G解決方案,豐富的規模產品開發、網絡運營經驗,連續多年占據全球TDD新增發貨量三分之一,這些積累將為5G成熟商用和成本控制奠定領先基礎。
出征巴展
2018年MWC大會將于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中興通訊將攜“一場論壇、4大展區、12大看點”豪華亮相這次行業盛會,全面展示在5G領域的優勢。
所謂一場論壇指的是“迎接5G時代”論壇,屆時將有來自全球的頂級運營商、行業應用提供商、業界專家匯聚一堂討論5G話題。4大展區是指以5G為中心的5G商用、5G連接、云化使能5G、消費終端四大展示板塊。12大看點包括最接近商用的5G網絡、全球首個IoDT測試、首個5G端到端網絡切片、4G&5G切片驗證、人工智能等。
在終端展區,中興手機將展出可折疊的中興天機Axon M手機,首款全面屏產品Blade V9,類5G移動終端中興1.2Gbps手機以及車聯網場景化解決方案。在去年的MWC大會上,中興通訊曾發布了全球首款Gigabit Phone千兆手機,這次展示的中興1.2Gbps手機更進一步,實現了從系統網絡支撐到終端能力的跨越。張建國告訴記者,中興預計會在2018年推出商用5G智能終端,2019年實現5G智能終端規模商用,2020年推出5G多產品形態。
在近期的熱點話題AI方面,中興通訊也有深厚的積累。日前,中興通訊正式向業界發布了《人工智能助力網絡智能化-中興通訊人工智能白皮書》,重點介紹了中興通訊人工智能uSmartInsight平臺方案以及智能化5G、智能運維、智能優化、智慧運營、智慧家庭等典型應用場景。其中uSmartInsight平臺是一種融合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綜合性平臺,最新發布的2.0版本搭載了中興通訊自研的分布式訓練引擎,支持更高的并行訓練加速比;支持單卡編程多卡運行,同時滿足模型訓練和模型推理應用兩類主要場景;支持可視化建模,簡單高效,可以方便地開發部署端到端的AI應用。據了解,基于在電信領域的長期積累、對行業的深刻理解以及豐富的全球合作經驗,中興通訊可以通過uSmartInsight平臺向各行業應用提供專業的、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
“2018年,中興通訊將依托‘5G技術、商用、規模效益三大領先’,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在5G時代持續占據先發優勢,助推5G在全球范圍內的商用。 ”張建國最后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