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在害怕區塊鏈?
繼去年大火的人工智能之后,區塊鏈于近期強勢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中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2/375399.htm區塊鏈技術本質上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分布式的公共賬本,但被很多大型機構認為可以徹底改變業務乃至機構運作方式。具體來說,區塊鏈具有全球流通、匿名性、去中心化記賬、公開透明不可復制等四大特征,基于這四大特征,區塊鏈被譽為構造社會信任的機器,并被賦予了徹底改變整個人類社會價值傳遞方式的重任。
那么,為什么它能被賦予改變世界的期望?我們或許可以從“到底誰在害怕區塊鏈?”這個問題中得到答案。
1、Facebook 等中心化社交網站的終極敵人
當年扎克伯格創建 Facebook 其實有著一個美好的初心,即幫助我們彼此聯系。也正是這個初心,Facebook 也收割了一大批粉絲,根據 2017 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當季 Facebook 的日活躍用戶超過 13.7 億人,營收也突破了 100 億美元。Facebook 加上 Google ,占據了美國數字廣告總收入的 60% 以上。
雖然以 Facebook 為代表的社交媒體發展依舊如日中天,但也隱藏著巨大的危機:用戶雖然離不開社交媒體,但對目前的社交媒體已經開始出現怨言。比如,像 Facebook 一樣的中心化的社交網絡,在幫助用戶彼此聯系的同時,也掌握了用戶的個人數據。而這里的問題則在于社交媒體中的數據都是用戶生產的,但社交媒體都將其看成了公司的私有資產,并利用這些數據進行廣告的精準推送,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但這跟數據生產者卻幾無關系。
隨著大眾越來越明白數據的價值,用戶也變得不愿意把私密的個人信息分享出來。而就在此時,全新的社交媒體平臺開始出現了:利用區塊鏈分布式技術構建去中心化的平臺,讓用戶自己控制數據,比如來自以色列的 Synereo 開發的內容創作與社交平臺 WildSpark。
主張區塊鏈技術重塑社交媒體的觀點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去中心化,分布式數據庫可以幫助社交媒體的用戶更好地控制信息的隱私,所有的個人資料都是經過加密的,只能由你選擇的人才能看到,即使廣告商也無法訪問任何你沒有選擇與他們分享的關于你的信息。這就意味著廣告商需要直接向你支付費用以獲取用戶信息,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找到中心化的平臺就可以了。普通用戶終于恢復了對自己信息的主權、以及獲取相應收益的權利。
如果這種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得以崛起,將會對 Facebook 等中心化社交媒體現有的商業模式造成巨大沖擊。
2、盜版者的噩夢
傳統版權保護是用文本或數據庫來進行處理的。用紙張文本處理有諸多不便之處,如記錄搜尋、紙質保存、文件遺失等;而使用普通數據庫,雖然查詢速度加快,但其中的數據是可以被篡改的,因此很難被視為有效的電子證據。數字資產難以確權,同時再加上如今極度便利的互聯網環境,文字、圖片、影像很容易被拷貝,這為盜版、侵權等行為的滋生創造了極佳的土壤。比如“海盜灣”便是數字資產盜版泛濫的典型例子。
然而,區塊鏈技術有望解決這一難題。版權所有者將數字資產放入到版權中心的區塊鏈里面永久保存。區塊鏈通過時間戳保證每個區塊依次順序相連。時間戳使區塊鏈上每一筆數據都具有時間標記。簡單來說,時間戳證明了區塊鏈上什么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且任何人無法篡改,如需更改也只是在后面增添一條新紀錄以表示原記錄無效,同時,區塊鏈上的每一塊區塊都具有唯一性,因此不會被復制濫用,這就解決了數字資產的確權問題。
一旦網絡上的用戶侵犯了該版權,他的侵權行為同時也會被記錄到區塊鏈中,且不可篡改。這也為版權方未來的維權提供了法律證據。
當然,這里我們雖然只是說盜版者將因為區塊鏈技術而面臨較大的法律風險。但實際上,受到影響的還有版權中心這樣的公正機構,未來,類似的公正機構(各種公正所)甚至也會被區塊鏈技術企業直接取代。
3、傳統法幣的最強競爭者
據了解,美元等紙幣由于便捷性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的貿易水平,然而,這些貨幣也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鑄幣權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濫發紙幣,從而造成通貨膨脹,人們手中的錢越來越不值錢。比如 2008 年金融危機中美國便濫發了美元。
而中本聰在見證了美元的超發之后,異常氣憤,于是便在 2009 年創建了旨在取代傳統貨幣的 比特幣 。而比特幣也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成功應用。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網絡上的任何人只要運行相關程序便可生產比特幣,而且,通過算法,比特幣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 2100 萬個,這就使得比特幣永遠也不會出現超發現象。黃金白銀因為稀缺,所以有了貨幣的功能,而比特幣同樣因為稀缺,自然也有稱為貨幣的潛質(實際上,區塊鏈已經在很多領域具備了貨幣的功能)。
我們不敢說比特幣這種搶了政府奶酪的數字貨幣一定能夠取代現行貨幣,但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在比特幣之后,市面上又出現了很多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代幣,包括以太坊、瑞波幣等等,而且代幣發行的門檻已經越來越低。尤其是基于以太坊的開源技術,只要稍微懂一點技術的人,分分鐘都能自己倒騰出一個新的數字貨幣出來。因此,很多人都開始犯迷糊了:即使未來數字貨幣可以取代傳統貨幣,面對這么多種類的數字貨幣,到底誰才有機會成為取代傳統貨幣的存在?
對此,我們只能說。大家信任哪種虛擬幣,哪種幣就有機會勝出。但大家是信任一種虛擬幣,還是同時認可多種虛擬貨幣,像現在各國認可多種貨幣一樣?尚未可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