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領域發展促進中國經濟加速轉型
近年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對數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其中人工智能作為當前數字技術發展的最前沿,有望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技術紅利,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1/374682.htm1月19日,在《人工智能驅動的中國經濟數字化轉型——中國人工智能社會認知與應用需求研究報告》(下稱《報告》)發布會上,《報告》研究團隊負責人、清華經管學院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煜波稱,與以往兩次人工智能發展浪潮有所不同,此次人工智能興起在技術和產業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影響力從專業領域擴散到了大眾化領域。
他提到,各國的人工智能發展戰略也不只強調專業領域的突破和創新,而是更加關注人工智能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
目前,世界主要國家都已經開始主動布局人工智能,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及相關前沿技術的研究,深入發掘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引導人工智能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2017年7月,中國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標志著人工智能正式上升為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
經濟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是從社會認知到應用需求到技術供給逐步演進的過程,因此推動人工智能的社會認知與大眾化普及對數字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能否順利進入新的以大數據人工智能驅動的經濟數字化轉型階段,社會大眾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和應用需求至關重要。
那么,當前中國人工智能的社會認知現狀如何?
《報告》顯示,人工智能的社會認知和應用需求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積累和發展的基礎上,在2017年3月左右進入一個新的拐點,標志著中國從2017年3月開始正式進入人工智能驅動的經濟數字化轉型階段。2016年3月AlphaGo贏得圍棋人機大戰事件是激發中國人工智能基本認知和專業認知發展的導火索,兩種認知在2016年3月后進入快速上升期,但最深層次的技術認知以及各個主要行業的應用需求在2017年3月才進入快速上升期。
人工智能基本認知類詞匯全國搜索量
在區域分布上,無論是人工智能社會認知還是應用需求方面,南方城市在排名上都比北方城市具有優勢,長三角地區尤為突出。排名最前的城市除了北上廣深杭、天津、南京、蘇州等沿海發達城市外,成都、武漢、西安、鄭州、重慶這五個中西部城市非常突出。
比如從技術認知與應用需求角度,排名靠前的城市中長三角城市數目都遠遠超過其他地區。在排名最前的城市中,南京和西安在人工智能社會認知的排名超過其在人工智能應用需求的排名,為“社會認知驅動型”城市;鄭州、蘇州在人工智能應用需求的排名超過其在人工智能社會認知的排名,為“應用需求驅動型”城市;其他城市在這兩個方面都比較均衡。

人工智能行業需求現狀城市排名
通過將技術應用需求分解為語音語義、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三種,同時將行業應用需求分解為智能駕駛、安防、醫療、零售、金融和制造六類,《報告》發現,在代表性的領先城市中,對各類人工智能技術和行業應用需求存在明顯差異。
從技術需求角度來看,西安和南京是“單技術需求驅動型”城市,都是由深度學習需求來驅動;鄭州和武漢是“雙技術需求驅動型”城市,鄭州由計算機視覺和語音語義技術需求驅動,武漢則由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需求驅動;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杭州、天津、重慶和蘇州為“全技術需求驅動型”城市。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需求現狀城市排名
從行業需求角度來看,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和成都行業應用需求均衡。南京對零售和金融行業應用需求較高,蘇州對安防和制造業的行業應用需求高,西安對智能駕駛的行業應用需求高。

人工智能行業應用需求現狀城市排名
陳煜波建議稱,通過對人工智能認知與需求的深入洞察,能夠幫助中央和地方政府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國人工智能的社會認知與應用需求現狀與客觀發展規律,在制定人工智能戰略方面獲取更多參考和啟示。
比如,所在的城市或地區是“社會認知驅動型”還是“應用需求驅動型”?是單技術需求驅動還是多技術需求驅動?通過這個分析也許有助于政府找準自己的定位,厘清是從技術與數字人才的供給角度還是從產業需求拉動的角度,差異化地發展和推動人工智能驅動的經濟數字化轉型。另外當前一線和二線城市對人工智能社會認知已經從基本認知進入到更深層次的專業和技術認知,如何提高更多地區和城市的社會認知水平是各地政府需要努力的方向。
他認為,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調動社會參與的積極性至關重要,充分認識人工智能的社會認知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有助于我國更好的把握人工智能發展的新機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