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手機業寒冬已至 廠商、渠道商舉步維艱

手機業寒冬已至 廠商、渠道商舉步維艱

作者: 時間:2018-01-1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編者按:市場的增長乏力已是不可阻擋的大勢,無論是一線品牌華為、OPPO、vivo,還是千萬級銷量的金立、魅族等,又或者百萬級銷量的360、一加等,危機感時刻裹挾著這個行業里的每個玩家。

  1月16日,有媒體報道稱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從2018年1月10日起凍結了金立公司董事長劉立榮所持有的41.4%的股權,凍結期為兩年。金立方面表示,由于目前該事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不便對事件進行進一步回應;公司將積極配合司法工作,盡快解決此事。據了解,該糾紛起因或是金立拖欠上游供應商貨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1/374527.htm

  與此同時,手機廠商們也正在陸續公布自己2017年的成績單,國內的市場份額正越來越集中于前五大品牌華為、、蘋果和小米。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發布《2017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1-1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91億部,上市新機型1054款,同比分別下降12.3%和27.1%。1-12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4.36億部,同比下降12.4%。

  市場的增長乏力已是不可阻擋的大勢,無論是一線品牌華為、,還是千萬級銷量的金立、魅族等,又或者百萬級銷量的360、一加等,危機感時刻裹挾著這個行業里的每個玩家。

  寒冬已至

  調研機構GfK稱,從某種意義上看,進入2016年下半年,中國手機市場資源快速集中,由原來的“倒三角”演變為“T”型格局,即頭部品牌繼續擴張產品線,高中低價位全線洗牌,腰部品牌空間大幅壓縮、規模受限,小品牌與消費者形成斷層,渠道難以滲透,市場活力大幅減弱。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分析認為,國內手機市場大格局已定,國外也初露端倪,沒有根據地的手機品牌將越來越艱難。隨著一線品牌在海外拓張延伸,國內市場的擠壓越來越大的同時,海外空間也越來越小,留給魅族等品牌的時間和空間都不多了。

  “誰倒閉也都不用奇怪,手機供應商風險控制能力越來越凸顯,樂視手機的悲劇隨時都可能上演”,老杳表示。

  從全球市場來看,市場研究機構集邦咨詢發布的研究調查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生產總數較2016年成長6.5%,達14.6億支;展望2018年,考慮既有智能手機市場需求動能弱化,下游手機品牌商銷售成本壓力受到上游零組件價格不斷攀升的影響,預估全球智能手機的生產成長率將只有5%,總數約15.3億臺。

  與此同時,手機在產品創新層面持續面臨著瓶頸。在副總裁吳強看來,2018年的創新點有異形全面屏、屏下指紋和人工智能在手機里的應用,廠商也會繼續發力拍照領域的創新。夏普手機CEO羅忠生此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認為,2017年的全面屏之后,3D攝像頭、AI、AR在手機里的應用都會是未來的創新發力點。

  洗牌將加劇

  2018年,手機市場無疑將迎來更徹底的洗牌。LG集團智能手機業務在過去11個季度連續虧損,集團副董事長趙成進在CES2018上表示,公司將不會按慣例每年推出智能機型。這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是LG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緩慢的情況下縮減手機業務的計劃。

  與LG處于同一境地的廠商還包括HTC、華碩、索尼等等。面對日益縮減的市場份額,他們不愿意輕易放棄。HTC去年將手機代工部門以11億美元的價格轉讓給了谷歌,以降低運營成本。

  危機感也籠罩著頭部廠商。華為2017年雖然實現了“全球份額突破10%,穩居全球前三,在中國市場持續保持領先”的成績,但增長率在不斷下降。其創始人任正非日前提出了“不能忽視低端產品保護市場空間的作用”,要求榮耀要面向年輕人市場,與走向高端的華為品牌形成雙犄角,各自應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和市場,并簽發了榮耀品牌手機單臺提成獎金方案,激勵榮耀品牌貢獻銷量規模。

  在國內市場,OPPO也在改革門店,升級品牌,補足短板,同時在海外市場快速擴張,今年年初OPPO將進軍日本市場。此外,在印度市場,OPPO、也在不斷調整策略。

  一位功能機時代的手機品牌創始人日前感慨,二十年前靠手機賺得人生第一桶金,而今行業舉步維艱,無論廠家、代理商還是零售商,辛苦一年不虧錢都要謝天謝地了。他介紹,2016年其開始轉型做“人工智能+教育”產品,2017年7月已經關閉了所有國內手機業務。

  當走向海外將成為手機廠商的一致選擇,企業也將面臨新的挑戰。以目前最為熱鬧的印度市場為例,東莞華科凈化工程有限公司印度分公司總經理葉志雄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印度政府去年12月再次提高了多種電子產品的關稅,鼓勵國外公司推進印度制造。中資企業目前是印度制造的主力軍之一,但企業規模不等,應對能力也不同。

  印度關稅增加是計劃性推進,但不少中資企業是政策出臺后才有應對措施,對資金,人才和印度營商環境準備不足,導致風險陡增。即使順利投產,之后的本地化也非易事,非常考驗企業的綜合實力。

  此外,老杳也指出,中興、TCL、聯想目前基本只做海外市場,主要是歐美市場。從2016年開始,包括小米、OPPO、VIVO開始大規模進軍海外市場,不過主要以南亞、東南亞為主。未來,一旦聯想、中興、TCL與小米和OV在海外市場正面相遇,如果三家公司不作改變,結果如何不言而喻。



關鍵詞: OPPO vivo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