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放手吧!GM明年將推出無方向盤的無人車
編者按:隨著最近幾年的技術進步,無人車的競爭日趨把熱化,大家都紛紛把商業化提上日程。近日,老牌車企GM宣布推出改良版的無人車——沒有方向盤和剎車的真正無人車,并計劃明年在美國推出由這種無人車提供的的士服務。《連線》披露了其中的細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801/374480.htm
制造了100多年有人駕駛的汽車之后,通用汽車在最近的一次出行中終于掏開它的心,讓全世界目睹這一可怕的場景:一輛沒有方向盤的車。GM還打算明年在美國某地推出由這種新奇的汽車組成的車隊來提供的士服務。
而且改良版的雪佛蘭Bolt也沒有剎車。這是GM真正的無人駕駛的首次亮相,一輛完全要靠自己來應付這個世界的汽車。不管發生什么事情,你,親愛的乘客,現在都沒法幫它了。
是不是很恐怖?也許吧。但這也是在汽車業離個人所有權和人類司機漸行漸遠之際,GM想要維持大佬地位邁出的重要一步。而且這還是底特律中堅份子的開始。GM總裁Dan Ammann說:“我們在18個月的時間內推出了四代的無人車。基本上你也可以肯定這第四代也不會是最后一代。”
盡管本領域的Waymo、Uber等正在建立各種合作關系來部署期無人車技術,GM則打算進行垂直整合。它花了6億美元(據說)收購了Cruise Automation,現在這家舊金山的初創企業負責其開發全自動汽車的努力。它還收購了自己的激光雷達制造商:加州Pasadena的Strobe,GM認為這樣可以把傳感器的成本(這是個大問題,尤其是激光雷達)降低99%。
為了給不靠賣車給大家的企業打下基礎,GM還推出了一項汽車共享服務,Maven。同時GM還增強了自己的制造力量(這也許是它最大的優勢),把它在底特律北邊的Orion裝配廠改造為新一代無人車的制造廠。的確,GM正在繼續依靠它的制造實力來在這個新世界獲得一點優勢。Cruise創始人Cruise說:“你要是做不了這個的話就沒有生意可做。”
還有是的,現在是這個無人駕駛的玩意兒真正變成一門生意的時候了。最近幾年這項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飛躍,而且不僅僅是Cruise:Google的無人車Waymo也計劃在未來幾月部署類似的無人車。這些系統還不完美,也不能在每個地方或者任何時候都能工作,但它們背后的公司已經準備好繼續推進了。
當然,如果考慮到聯邦管制要求像方向盤之類的東西的話,放棄方向盤也許會惹麻煩。所以GM已經正式向美國交通部提出請求,豁免汽車安全規則對特定部件的要求。因為那些是針對有人駕駛的汽車,其中包括要有腳踩的剎車以及內置于方向盤的安全氣囊等。
在汽車不再需要方向盤和剎車的時代,保留這些其實已經沒什么意義了。GM無人車策略總監Paul Hemmersbaugh說:這些“在有一個人工智能的計算機司機的情況下,幾乎是不合邏輯或者留下來也缺乏謂語的。”在等待立法期間聯邦政府可以給每家制造商最多10萬輛這樣的車豁免權,比目前的2500多了很多。好事情,因為這樣不需要大動作去重寫規則手冊。
聯邦政府對無人車通常是全力支持的,而且往往會授予此類豁免,所以這一塊比較好解決。更難的是找到合適的地方來推出這一系統。Vogt不愿提供任何線索(也不愿透露車隊會有多少輛車),但你可以把你的錢押在對無人車技術熱烈歡迎沒有太多規則限制的那幾個州之一上:要求公司公布碰撞事故等數據的加州似乎沒有亞利桑那州友好,因為后者并沒有對無人車進行任何限制。此外,鳳凰城的氣候也非常適宜(除了偶爾的風暴),而且駕駛環境也比舊金山(Cruise大部分測試都在這里進行)這樣的地方要簡單得多。
不過真困難的地方還是那個通配符:人類乘客。在過去一個世紀,在經銷商把鑰匙交出去的那一刻,GM跟客戶的關系多多少少就已經結束。對于人在車內的行為方面,它從來都不需要考慮太多。現在不行了。Vogt說他的團隊考慮了如何處理各種煩人的人類習慣的問題。如果乘客上車后沒有關上門的話,車會自己關門。但問題太多了——比如,如果無人車無法安全合法地開到乘客打車點或者卸客點附近該怎么辦。
為了處理好要求乘客人類接觸的情況,以及在發生碰撞的情況下進行緊急呼叫等情況,GM要靠它的車載OnStar系統。作為一項汽車共享系統的早期測試,GM開發了一個app,Cruise的員工可以通過它來在舊金山附近免費打無人車。這是個合理的開始,但是工程師和人類因素專家從未考慮過的挑戰就會出現。
這頭舊時代的巨獸最好是保持足夠的靈活來駕馭它們——不管有沒有方向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