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129億日元收購東芝電視 中國公司吞噬日本電子業
北京時間11月14日,海信宣布將以129億日元(約合7.53億元人民幣)正式收購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TVS) 95%股權。該交易預期將于18年2月底完成交割。海信將獲得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以及東芝的電視產品、運營服務等相關業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11/371506.htm
曾幾何時,成立于1875年的東芝是上世紀家喻戶曉的日本家電品牌,酒井法子的“新時代東芝”形象甚至成為了80后一代人的夢中女神。但如今的東芝卻早已經沒落。截至3月份的2016財年,東芝預計將凈虧損大約90億美元,原因是計入了與美國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成本超支相關的減記,西屋電氣已在近期申請破產保護。
TVS公司主營東芝電視及各種周邊產品(包括商用顯示器及廣告顯示器),并在日本擁有優秀的研發團隊,在電視畫質、芯片、音響等方面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功底。2016年,東芝電視銷量仍位居日本市場前三(IHS)。
而海信電視占有率連續13年中國市場第一,在美國和歐洲發展迅猛,近年更是在南非、澳洲躋身市場第一的位次,2015年、2016年位居全球第三,與此同時,海信電視的互聯網運營用戶規模也保持著中國市場第一。

作為加快全球市場布局的戰略部署:海信在2015年托管了“夏普”北美電視業務,連續贊助2016年歐洲杯、2018年世界杯等世界頂級體育賽事,強勢推進國際化戰略。
海信電器董事長劉洪新表示,海信下一步將整合雙方在研發、供應鏈和全球渠道資源方面的能力,著力于快速提升市場規模,并進一步加快自身的國際化進程。
反觀這幾年,日本多家電子公司已經逐漸沒落被中國企業收購,回溯1995年,當時世界500強榜單上有149家日本企業,而到了2015年,只有54家日企登上了該榜單。上世紀90年代索尼、夏普、松下、日立,東芝,三洋號稱日本彩電六巨頭,目前除了索尼、松下之外,其他公司的“日本制造”、“日本品牌”家電業務幾乎都由中國企業在運營。
2011年7月28日,海爾與三洋電機簽署并購備忘錄,同年10月18日,雙方簽訂并購協議,海爾收購三洋在日本和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白電業務。
2015年,中國長虹公司還收購了松下旗下三洋電視業務,獲得“三洋”品牌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電視品類獨家使用權,并承接“三洋”品牌電視的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2016年,日本夏普公司接受鴻海精密38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4.7億元)注資,成為鴻海的子公司。
2016年7月,聯想以約13億元人民幣(200億日元)收購2011年成立的聯想-NEC控股公司NEC90%的股份。
而在前不久,聯想又收購富士通個人電腦業務51%股權,收購的金額為178.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
截止到目前,似乎只有索尼大法還在盈利的邊緣,不知道除此之外,日本電子業還剩下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