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新篇章,無人駕駛時代來臨
在今年7月5日,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CEO李彥宏便乘坐著一輛百度與博世一起開發,基于Apollo技術的自動駕駛汽車,在來往會場的路上。這也是百度將人工智能、地圖、大數據相結合的一項嘗試,當然在行駛過程中還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這些都可以通過今后的技術革新來改進。

百度與奇瑞合作的無人駕駛汽車
除此之外,中國的無人駕駛地鐵已經在13年底于香港特區啟用,據悉,作為中車乃至全國首個運營在國際最高技術要求的香港市場的全無人駕駛項目,該產品的成功研制對于中車開拓國內、國際無人駕駛地鐵車輛市場具有重要意義,也為今后中車的城鐵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

無人駕駛地鐵
這列無人駕駛列車為3節組編,最大載客人數約為1500人,外觀與普通地鐵類似,不設駕駛室,這種新型車將無需司機和乘務人員介入,可實現列車自動喚醒、自動發車離站、上下坡行駛、到站精準停車、自動開閉車門等操作。
當然,無人駕駛技術不是我國首創,早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就開始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在實用性和可行性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最早是由國防科技大學在1992年成功研制了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無人汽車。
在美國,Google公司也早就啟動了這個項目。2005年,他們就用自己生產的無人汽車參加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舉辦的第二屆“挑戰”(Grand Challenge)大賽中奪冠,該車在沙漠中行駛超過132英里(212.43公里),因此贏得了由五角大樓頒發的200萬美元獎金。

谷歌無人駕駛汽車
中國的無人駕駛設備雖然起步較晚,但是如今已經完全迎頭趕上,除了在無人汽車,無人地鐵,無人巴士(智軌列車)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最近又準備建造無人高鐵。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鐵路總公司(簡稱中鐵總)總經理特別技術顧問何華武透露,中國正在試驗驗證無人駕駛高速列車。
在10月26日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上,何武華就表示,目前中國高鐵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作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列車“復興號”,就有84%的重要標準為中國標準,下一步則是把高鐵無人駕駛化。

相較于無人駕駛汽車與無人駕駛地鐵,無人駕駛高鐵面對的環境更加復雜,行駛的里程更長,還要面對高速行駛時突發的極端環境。何武華還說到,中國的無人駕駛高鐵可以實現“無人駕駛,有人值守”,從現在的以人為主,變成以機器為主,使高鐵運行更加安全、準時。
除了中國之外,澳大利亞也在使用無人駕駛鐵路技術,無人駕駛鐵路將會減少人力成本,增加運營效率。據法國媒體今年6月報道,由法國國家鐵路局SNCF運營的高速鐵路線TGV,計劃在2019年開始測試無人駕駛的列車。這些列車配備偵測障礙物的感應器,隨時探測并判斷危險,進行緊急煞車,同時測試期間列車上仍會配備值守的司機應付突發情況。
中國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日趨成熟,在世界上,已然走到了大多數國家的前列。無人駕駛技術的蓬勃發展,也讓我國的工業水準與人工智能進一步提高。
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所有人都不需要駕照,只要買了車,就能通過無人駕駛技術上路,交通事故將大幅度減少。屆時,距離我國偉大復興之路又更進了一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