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無人機加持5G 華為攜中移動加速低空應用

無人機加持5G 華為攜中移動加速低空應用

作者: 時間:2017-10-19 來源:c114 收藏

  來自IDC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銷售量近10萬架,市場規模近3億元;2016年達到39萬架,預計2019年銷量將突破300萬架。然而,一方面是產業的迅猛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也使進一步發展陷入尷尬局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10/370268.htm

  近日,由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上海通用航空產業聯盟、華為Wireless X Labs等共同設立的全國首個“低空數字化應用創新基地”在上海正式揭幕,為無人機聯網后的監管探索和應用創新加速提供了一個有力平臺。

  “接入低空移動通信網絡的網聯無人機,可以實現設備的監管、航線的規范、效率的提升,促進空域的合理利用,產生巨大經濟價值。”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無人機接入蜂窩網絡不僅有助于促進監管的完善,更將加速無人機應用的創新和發展。

  根據預測,2020年消費級無人機將達到1600萬臺,全球將形成一個數以千萬計的無人機網絡,7x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航拍、送貨、勘測等各種各樣的個人及行業服務,進而構成一個全新的、豐富多彩的“網聯天空”。

image.png

  圖:“低空數字化應用創新基地”揭幕儀式現場

  無人機監管困境亟待突破

  據悉,對于無人機的監管中國民航局與工信部已經達成了一些共識--無人機屬于新事物,目前正在進行分類管理。“根據無人機的大小我們有著不同的監管要求,兩年前便已要求1.5KG以上的無人機必須接入國內指定的4家云服務提供商之一進行聯網,通過云服務可以記錄無人機的運行軌跡,包括監控飛行有沒有超過高度、范圍等。”中國民航局通用飛行標準處處長陳廣承向我們介紹到。

  他表示,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一刀切的“禁飛”并不能解決無人機的監管困境,而國家已在進行頂層設計,通過在“低空數字化應用創新基地”對無人機與蜂窩物聯網的深入結合進行探索,將有助于了解實際問題,并為無人機監管提供參考依據。

  需要指出的是,這一創新基地位于浦東機場附近,分別為臨港奉賢園區為中心和臨港滴水湖西島為中心、各自坐標直徑6公里、真高200米的圓形空域。在基地揭幕當日,我們每隔幾秒鐘就會看到頭頂的大飛機呼嘯而過,無人機與大飛機出現在同一個畫面的場景不時上演。陳廣承告訴我們,我們看到的大飛機都至少在900米以上空域,而無人機的飛行高度被限制在120米以下,因此無須擔心。

  “如果能夠在這種環境下切實證明低空飛行和民航之間可以和諧共存,那么就會更加具有示范意義。”華為無線應用場景實驗室(Wireless X Labs)負責人王宇峰稱,“國家開放整個空域是比較困難的。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基地能夠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地方政府進行實踐,發現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國家層面已經在探討低空空域如何進行民用化問題,但因為各種安全問題而受阻,而這些安全問題目前還限于想象,我們現在就是要在實踐中證明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image.png

 

  聯網打開無人機應用新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低空數字化應用創新基地”將搭建4G+5G網絡,為低空數字化應用創新提供最領先的實驗環境。

  黃宇紅表示,從4G過渡到5G將會給無人機聯網應用帶來一次飛躍。5G更大的帶寬使得傳送信息的能力更強,而超低時延意味著對無人機更加精準的控制。“無人機實際上是一個飛行平臺,它所承載的東西要比汽車所能承載的業務和種類多達十倍以上,我們這個基地是希望做好底層的連接性的可能,讓移動通信技術除了服務于人外還能服務更多的對象,這將帶來巨大的變化。”王宇峰解釋道。

  

image.png

 

  一旦無人機合法化,聯網和實時將帶來完全不同的應用。他舉例稱,在大量無人機上搭載全像攝像頭,通過5G超大帶寬用戶就可以觀看實時的AR/VR影像,從而實現旅游預覽實時沉浸式體驗;現在的森林火災是在火勢很大后才被獲知,如果使用帶有紅外攝像頭的無人機對森林進行巡航,可以第一時間發現火種,通過后臺的人工智能分析及時報警,并采取對應措施,避免森林火災;同樣利用無人機巡航,可以監測寒冷地區的電線積雪情況,避免電線被積雪壓斷從而影響當地的生活生產;野外探險也可以使用無人機,幫助尋找那些迷路的驢友。

  在王宇峰看來,5G真正的大應用一定是在4G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正如3G智能手機時代的應用卡位戰一樣,5G應用的培育在4G時代就已經開始。“我們常說的‘4G培育,5G繁榮’,意思是說先用4G把無人機聯網連起來,這能夠解決目前30-60%的問題,之后我們再用5G把應用的體驗做到更上一個臺階。”

  創新基地成立儀式上,億航智能、易瓦特、優云、星邏智能、天眼激光、拓攻、優偉斯、奧科賽、容祺智能等無人機企業展示了一系列新應用,包括無人機物流配送、傾斜攝影、無人機管理云、自動充電及停機坪管理、激光雷達測繪、熱成像追蹤、太陽能無人機、水陸兩用無人機等。

  探索中國“空中走廊”可能性

  陳廣承表示,“低空數字化應用創新基地”設立,實際上意味著我國對低空空域的探索走在了全球最前列。放眼海外,目前美國已投入上百億美元資金設立“空中走廊”計劃,意在構建美國的空中交通體系。

  

image.png

 

  據介紹,這一創新基地的長期目標是要在整個地球表面10-300米的空域實現數字化。“首先是納入超寬帶的連接,其次是超低時延精準控制,同時引進空間自定位,第四個是微秒級的高精度授時,從而使低空域的各種飛行實現協同。這四個點組成了低空空域的真正數字化,從而才能實現飛行機器人的應用,而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飛行器。”王宇峰補充到。

  而從短期來看,“低空數字化應用創新基地”希望無人機產業借助這個平臺更快地實現聯網,使無人機產業通過這個基地在短期內能夠獲得一些新能力,同時企業能夠利用這個新能力實現變現,從而使產業實現良性循環。

  在采訪中王宇峰描述了這樣一幅畫面--利用運營商這張幾乎無處不在的網絡將這些飛行的無人機連接起來,另一端則連接到人工智能和云端應用上,這樣就相當于讓物理世界去管理好物理世界,人只要做好規劃和設計就好。日常的飛行管理就讓計算機平臺、云平臺和人工智能來處理,由此使整個空域得到逐步地開發--我們期待著這樣時代的到來。



關鍵詞: 無人機 5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