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轉型升級 智能制造成新戰場
近日,家電行業巨頭美的、格力雙雙發布半年報。數據顯示,二者上半年營收均實現大幅度增長。不同以往的是,雖然此次營收增長仍以家電行業為主,但是兩家企業新興的機器人、自動化及智能裝備業務出現大幅增長,表現亮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9/363878.htm
美的機器人業務營收大增
具體來看,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上半年年報顯示:2017上半年,美的集團實現總營收1244.2億元,同比增長60.53%;凈利潤115.5億,同比增長12.9%。其中,原業務營業收入1038.77億元,同比增長34%;機器人及自動化業務營業收135.13億元,同比增長35%;東芝家電實現營業收入75.31億元,凈虧損9202.7萬元。
美的集團上半年營收保持增長主要還是在家電行業。家電業務營收增長主要受益于2017上半年家電行業回暖。此外,美的集團新興的機器人及自動化業務表現亮眼。2017上半年機器人及自動化業務營業收135.13億元,同比增加35%;凈利潤4.51億元,同比增加98%。如此高的增長率甚至超越了美的原本主營業務。此番高營收,主要得益于美的近年來在機器人領域的戰略布局。2015年6月美的集團與日本國株式會社安川電機獨資子公司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成立兩家機器人公司;2016年8月,美的集團就斥資292億元人民幣收購全球著名機器人制造商庫卡集團。美的希望借助庫卡在自動化及機器人領域的核心技術,結合自己在消費家電行業的龐大市場,進軍機器人行業。
事實證明,美的的決策是正確的。據悉,早在2009年美的旗下安得物流就謀求獨立上市,但一直未能實現。這一困境在收購庫卡之后得以解脫。安得物流目前正在與庫卡集團和瑞仕格進行技術融合,打造智慧物流體系。
關于機器人業務,美的集團旗下智能機器人公司正在整合內外部資源,布局智能物流機器人、康復養老機器人市場,開發相關產品。從美的集團財報數據以及近來一系列動向來看,機器人及自動化市場這塊大蛋糕,美的集團定會牢握在手。
格力深度布局智能裝備
格力電器方面,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國際化空調生產企業,公司繼續保持技術創新步伐。在新業務智能裝備板塊,格力電器拓展迅速,上半年該業務產品營收9.62億元、同比增長近28倍。
格力電器今日的成功與它前瞻性的布局是密切聯系。在2012年,格力智能裝備還只是格力電器旗下的一個事業部,如今已發展為擁有近千名元、產品覆蓋伺服機械手、工業機器人、智能AGV、智能倉儲、智能檢測、換熱器專用機床設備、無人自動化生產線體、數控機床等10多個領域的智能裝備企業。
從2013年開始,格力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就已開始進行小規模外銷。2016年通過自主創造的智能裝備,格力實現了生產自動化,整體生產效率提高10.5%。2016年7月,格力正式宣布進入多元化時代,不再局限于造空調技術,而是在此基礎上延伸擴展,圍繞智能家居和智能制造兩大板塊,在家電領域深化智能,在智能裝備等新興領域進行開拓。
目前,在智能制造板塊,格力的產品覆蓋了伺服機械手、工業機器人、智能倉儲裝備、智能檢測、換熱器專用機床設備、無人自動化生產線體、數控機床等10多個領域,超百種規格產品,可為客戶提供自動化生產線解決方案,為客戶提高產能、節約成本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制造轉型中國“智”造
隨著中國人工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以及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傳統制造業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不少中國制造業廠商紛紛踏上轉型升級之路。過去,傳統制造業依靠低成本拉動增長。現在,依靠科技和自動化轉型升級。
對比家電巨頭美的和格力,發展戰略有所不同。美的走的引進外來先進技術,融合發展;格力走的是自主創新,產業多元化。但是二者的共同點就是,均把智能制造作為未來戰略的重點。
近年來,不止是美的和格力,轉型升級智能制造的中國家電企業不在少數。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曾表示,“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智能制造是家電企業轉型的關鍵點,也是每個企業必須做的。企業需要設計和研發智能的產品,否則很難在市場上混下去。”不難看出,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之下,傳統家電制造業已無法滿足日趨上漲的市場需求。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已成為潮流趨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