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派手機已無力回天 誰來接盤?
8月3日,有傳聞稱,酷派國內業務重點轉型房地產業務,海外業務維持不變,另外,酷派高層近期仍有巨大的調整。
對此消息,酷派CEO劉江峰3日上午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應稱,“現在什么都不能說,無可奉告,因為上市公司現在什么都不能說。”而在幾天前的中國電信天翼展上,劉江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樂視對手機業務的調整對于酷派來說是一件好事。未來酷派是否會發生高層人事變動,他表示,“一切皆有可能”。
酷派官方也隨后回應稱,公司一直在積極尋求新的機遇和發展,目前正在準備資產重組的相關事宜,至于酷派轉型房地產一說,純屬謠傳。
但接近酷派消息人士對記者表示,此前一個月,樂視與多家地產公司談判,包括恒大、碧桂園等,這次接盤的可能是融創,“融創自營或者和京基合作。”據其透露,目前酷派現在資產價值最大的是“地皮”,信息港、松山湖以及科技園北區都是非常好的地塊。
不過,目前融創并未對此消息做出回應,京基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沒有聽說集團有(接手酷派)這個打算。
一個月內與多家房地產商洽談
作為一家24歲的老牌手機廠商,酷派曾經是國產手機四強“中華酷聯”之一,雖然一直過得磕磕碰碰,但在手機行業始終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即便是離職員工,也能在新公司成為業務骨干,稱其為手機行業的黃埔軍校也不為過。
“但今年的日子確實過得有些難受”,一名從酷派離職的老員工說,去年的這個時候還對樂視入主后的前景有點幻想,但現在幻想破滅,一切歸零。
樂視網新任CEO梁軍曾在上個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出任CEO兩個多月以來,核心工作是調整樂視網的戰略,經過討論,最終決定:樂視網的未來業務重心應該放在電視上。圍繞這一調整,樂視視頻、樂視影業等兄弟業務都面臨著重新定位。而對于其他邊緣業務,梁軍的做法是:該砍的砍,該扔的扔。目前,樂視控股持有酷派28.87%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7月31日,劉江峰轉發了該文。
“事實上,此前賈躍亭是希望賣給碧桂園的,碧桂園想以聯合開發的形式,每年收取租金,這樣才能保證不會一把被賈躍亭將錢弄走,但是后來沒有談成,賈躍亭(資金危機)后就沒有功夫搞這邊了。”接近酷派消息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酷派擁有一些地塊,科技園北區的那塊地是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酷派創始人郭德英低價購入的,加上酷派信息港以及松山湖等地塊,酷派所持有的土地價值可能將近百億。
“如果把這些賣了,整個樂視可能可以緩一會。”不過上述消息人士對記者表示,酷派的股東也不太同意相關方案,所以一直沒有談攏。而涉及到交易手續的問題,融創可能會自營或者與京基合作,但這個方案也還沒有確定。
但有熟悉地產業務的相關人士表示,對于地產公司來說,接手手機這種業務沒有協同性,如果并購的話完全是為了土地資源,但如果是注資的話,應該不會達到把地塊轉入名下開發的目的。
“研發用地轉變功能很難,而酷派信息港等地塊應該都是工業用地。”上述人士說。
誰來接盤“酷派”手機?
酷派官方稱,公司一直在積極尋求新的機遇和發展,目前正在準備資產重組的相關事宜。對于重組情況,劉江峰對記者表示,一切以公告為主。
事實上,樂視成為酷派的第一大股東后,賈躍亭曾經放出豪言,2年內,樂視+酷派要賣出1億部。當時的劉江峰也曾為酷派描繪宏偉藍圖:5年內銷量過億,并重回手機行業第一。如今,一個過去流水在幾百億的手機企業,市值已變成36億港元。
對于酷派的發展是否遇到了問題,劉江峰并未對記者做出回應,但他透露,新的手機產品已經在做準備,不久后將會上市。
但事實上,即便是一手將榮耀推上互聯網手機的“王座”,曾是華為終端業務高管的劉江峰對于此時的酷派也已經是“無力回天”。
酷派5月31日披露的未審計年報顯示,2016年酷派集團實現收入79.94億港元,同比減少45.5%,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42.1億港元,而該公司2015年盈利23.25億港元。并且因為虧損問題,出讓了一間附屬公司控制權和合營公司投資。而由于2016年業績延期公布,酷派于今年3月31日起停止交易,至今尚未復牌。
此外,7月11日,酷派集團被深交所調出深港通中的港股通名單。7月14日又遭內地一基金公司大幅度估值調整,按照0.11港元進行估值,下調幅度高達85%。
8月1日,劉江峰在個人微信轉發了一張圖片,圖片中是一本由雷蒙德·錢德勒寫的“漫長的告別”,并附言“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不管怎樣,對于一個曾經滿懷抱負的劉江峰來說,重振酷派已經成為過去。
評論